一只鼬獾从镜头前走过,消失在树林深处;豹猫大大的眼睛盯着镜头,眼神里满是警觉……2023年,这些珍稀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并被红外触发相机抓拍下。
两只“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觅食。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已经连续7年飞抵越冬,“万鸟归巢”的景象每到冬季如约上演,据统计,2022年保护区内鸟类数量较上年新增10种……
1月19日,在海口万绿园附近,一群白鹭在海岸边行走捕食、展翅飞翔。
今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近年来,海口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湿地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优美和谐的湿地环境持续向市民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
创新保护 全面提升生态品质
1月20日上午,靠近万绿园的海岸边,海水退去,滩涂显露,一群白鹭或在水里行走捕食,或在树上闲立休憩,它们雪白的蓑毛、优雅的身姿,在蓝天碧海间点缀出一道美丽风景线。“这些鸟真漂亮,不知道是天鹅还是海鸥?”一位背着双肩包的外地游客边拍摄照片,边自言自语。“这是白鹭,有它们在的地方,说明水质干净、空气清新。”一旁,一位对鸟儿有所了解的市民热情地接话,并为对方科普起白鹭的相关知识。
日前,位于市区的海口湾出现大群白鹭,引发市民游客关注。对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付元宾认为,这得益于海口湾沿岸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岸水质清浅、滩涂
生物多样性丰富,鱼虾潜泳、生态优美,为鸟类觅食、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如今,经过综合治理,海口湾已成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每当夜幕降临,外滩酒吧街、西溪里商业街、世纪海角商业街等特色街区烟火气升腾,日渐丰富的“夜经济”消费业态让海口湾更具魅力。2023年,海口湾成功获评第二批美丽海湾国家优秀案例。
俯瞰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植被茂密,水清岸绿。
海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保护湿地作为重点,将湿地修复融入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和价值。近年来,海口创新塑造城市新面貌,大力推行“湿地+”保护修复模式,以“湿地+水体治理”“湿地+水利工程+海岸带保护”“湿地+土地整治”等模式,建设美舍河、五源河、潭丰洋等湿地公园,以“湿地+红树林保护”模式,修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将一片片湿地打造成一个个湿地公园,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