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更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特色“伴手礼” 一张可以带走的城市名片
1月28日,正值周末,走进位于水巷口的海边宽宽伴手礼店,各类海南特色旅游商品琳琅满目,不时有游客进来选购。“以椰子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及饰品最受游客欢迎。”店里工作人员说。
购,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优质的旅游商品购物系统是现代旅游消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进程中,海口以延伸旅游产业链为抓手,推出能带走的“城市名片”,聚焦游客需求,将历史文化印记融入海口元素,开发出更多游客喜爱的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留存“椰城记忆”。
在龙华区龙桥镇龙发村的椰格格(海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特色椰雕产品。海口日报记者 杨鹤 摄
市场导向 提升旅游商品创新力
“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回去给亲朋好友是人之常情。”海南旅游文化专家陈海洋说,只要旅游活动存在,旅游商品就永远都有市场。
海南旅游商品众多,涵盖手工艺品、土特产、旅游服装、旅游有声读物等,其中珍珠、岛服、土特产、椰子制品是主要旅游商品。来海南的游客分为观光群体和休闲度假群体两类,其中,观光群体钟情于购买海南土特产,包括食品、饰品等,休闲度假群体则到免税店购物的较多。
这是海南特色商品——悬浮椰雕香炉。海口日报记者 杨鹤 摄
2023年年底,由海南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评选出的“海南100件最爱伴手礼”正式公布。在100件伴手礼中有19件以椰子为主要原料,还有不少结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诠释了传统文化与都市时尚相融合的独特韵味——有的从黎锦与旗袍中吸收设计灵感,有的以椰壳为材料并融入了皮具的设计,彰显了本土旅游商品的创新力,展现了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物产资源。
去年10月,2023海口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落幕,大赛吸引了百余名独立设计师、文创工作室、旅文企业参与,共收集了106件参赛作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最终《海口城市文化印记冰箱贴》获得金椰奖,《常青椰茶具系列》《海口印象组合式冰箱贴》获得银椰奖,《椰城剪影明信片》《南海风情餐具系列》《五公祠小夜灯》获得铜椰奖。
“旅游商品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生活的载体。”海口市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会长吴忠健说,目前不断推出的各类海口特色旅游商品设计活动,希望能为海口旅游商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动态和新思考,吸引越来越多的新锐设计,把城市文化元素与旅游商品、艺术价值、实用功能、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
这是海南特色商品——漆椰雕高脚碗。海口日报记者 杨鹤 摄
2024年首届海南旅游商品好物节于2月2日在骑楼老街启幕,并将持续一个月。现场,海南老字号、名特优产品云集,为旅游商品展销创造了平台。
“旅游商品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海口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文化为内涵,市场为导向,品牌为引领,利用好优势资源,加快打造文化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海口特色突出的旅游商品体系,进一步提升海口旅游商品的原创力、研发力、生产力、品牌力,激发海口文旅经济新活力。
农旅融合 强化农产品竞争力
“旅游商品对旅游收入的拉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旅游商品是我省旅游业中最为疲软的部分,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商品收入往往占到旅游总收入的40%至60%,而我省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相对偏低。
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消费占比,近年来,海口旅游商品的版图、素材也在不断扩张。在网络购物平台,输入海口特产,除了类型丰富的椰子产品,也不乏大坡胡椒、云龙淮山等特色农产品。
这是海南特色商品——椰雕和木雕制作而成的十二兽首香薰炉。 海口日报记者 杨鹤 摄
为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丰富海口特色旅游商品供给,近年来,海口市旅文局深入全市各乡村,根据当地农特产品资源特色量身定制乡村旅游商品,并利用辖区内旅游景区、椰级乡村旅游点旅游扶贫商品销售区和电商平台等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助农拓展销售市场,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海口广袤的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潜力无限。大致坡镇昌福村火龙果和百香果尽享阳光雨露,果肉鲜甜多汁;红旗镇合群村的丘陵上,青金桔挂满树梢,番石榴压弯了枝条;新坡镇仁里村的密林里,野生鹧鸪茶郁郁葱葱,自然晾晒就可造就一杯好茶;石山镇火山岩地区结出的荔枝个大饱满、口感清甜,广受消费者青睐……海口守住绿水青山,将农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为农民收入增添了又一条渠道。
市民游客在位于水巷口的海边宽宽伴手礼店选购海南特色商品和文创作品。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昌福福礼”“仁里仁礼”两大类旅游产品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市民游客的注意,延伸了乡村旅游消费链条。大坡胡椒经加工包装后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胡椒产品,如胡椒砖、胡椒粒、胡椒饼干等,常以大宗采购、线上商城、线下实体店等方式销售,深受广东、福建、北京、浙江、上海等地消费者喜爱。
“推进农产品转化旅游扶贫商品,可补充乡村旅游商品供给短板,延伸乡村旅游消费链条。”海口市乡村旅游协会负责人说,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打造更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品牌,可以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海口的美丽乡村,在欣赏乡村美景和品尝乡村美食的同时,丰富乡村旅游体验。
文化赋能 激活文创作品研发力
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创新是永恒主题。
1月3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内的文创商店,椰雕挂件、南海拾贝书签、南溟奇甸考古盲盒、海捞瓷修复盲盒等文创礼品各具特色。正在参观的重庆游客陆臻莱说,很喜欢海口这种既有当地文化特色,又有实用性的旅游商品。去一个地方旅游带回几件当地特色旅游商品,也是对行程的一次回味。
近年来,海口骑楼老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老街文化特色,开发包括骑楼老街咖啡在内的一系列旅游商品,推出的生椰拿铁冲调饮品,入选海南100件最爱伴手礼。该公司负责人杨明哲说,旅游商品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集“作品征集、赛事评选、展览展出、行业交流、信息打通、产品交易”于一体,以赛创新、赋能、提质、促产,实现旅游商品产业全链条同频发展。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内的海南特色商品,深受游客青睐。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摄
“发展旅游商品,要有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近年来,持续推出鲜椰乳、活性多肽和椰子能量棒等新商品的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惜说,产业发展壮大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营销。
“随着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未来海口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数量将会大幅度提升,随之旅游购物需求也会日益增强。旅游商品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海口旅游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特色旅游商品产业是十分必要的。”海口市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海口从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以小微企业居多,资本密集度低,研发人才缺乏,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因此,海口需要打造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旅游商品及特色名优品牌,进而实现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让本土旅游商品走出深闺
祝勇
放眼国内外,购物天堂旅游形象的打造,绝不能缺失本地旅游商品的身影。
免税购物的火热场景,让人看到海口旅游购物的光明前景。本土特色旅游商品与免税商品都属于旅游商品范围,辩证地看,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免税购物为本土旅游商品带来更广阔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两者形成有效的互补,在免税购物的同时,也把“椰城记忆”带回家。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本土旅游商品首先需要充分体现本土特色,这就意味着海口旅游商品企业要顺应市场,进一步挖掘本地资源,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开发,提升旅游商品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海口旅游商品存在小弱散、人才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藏在深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如何立足本土,推进旅游商品产业集聚,发现和培育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名优品牌旅游商品,是海口旅游商品企业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