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临空经济区水系整治工程I期治理工程一标段顶管工程贯通
建成后将提升美兰机场和片区防洪排涝标准
5月8日,海口临空经济区水系整治工程I期治理工程一标段(以下简称临空水系工程)顶管工程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整个项目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空水系工程位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西南侧,主要包含顶管、箱涵、工作井(接收井)、汇水井、出口跌水、灵山总渠改造、江东供水管线迁改等施工内容。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云龙镇饮马村附近的工作井,在28米深处看到了直径比两个成年人还高的顶管,犹如一条“巨龙”蛰伏在地下。
“顶管工程是该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结构形式为3排平行的混凝土顶管。顶程分两段,共顶进6次,单次顶进距离最大625米,顶管总长度为3675米。”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海口陆域党支部书记杨清泉告诉记者,顶管内径4米,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地下顶管施工项目。
5月8日,海口临空经济区水系整治工程I期治理工程现场,工作人员在拆除注胶管。记者 石中华 摄
顶管机在地下掘进时,地面是国道、高速公路、居民区等建构筑物,地下需穿越粘土及中砂、岩层、富水地段等,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中交一航局海口临空经济区水系整治项目经理部聚焦难题,积极推进顶管各道工序优化。在顶管施工中,项目团队最多采用过16个300吨千斤顶推动管节向前推进,并在管外压注高浓触变泥浆,减小侧摩阻力,让顶推更加“丝滑”。产生的大量废弃泥浆,在地下受限场地里,采用泥水分离机筛分、沉淀池沉淀、板框压滤的综合处理方案进行高效处理。
项目团队通过与公司部门协同联动,研发了隧道运土车举升移位系统,减少单次单车运土时间,提升排渣效率。“隧道运土车举升移位系统在大直径长距离土压平衡顶管行业,打通了因运输距离长导致效率低的技术壁垒,应用价值和前景广阔。”项目经理部主办技术员王时雨告诉记者,在顶管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截至目前,共申请到3个专利。
据悉,临空水系工程是海口市“六水共治”中的重点项目,也是解决临空经济区美兰机场南侧区域雨水排放问题的重要水利设施枢纽。该项目将全面提高美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防洪排涝标准,减轻美兰机场一期排沟的排洪压力,保障美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排洪安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