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花” “看大”的生态稻开割了
海口“水菜花—水稻”共生型湿地水稻迎来丰收
眼下,正是海口水稻收获的时节,6月7日上午,位于龙华区城西镇大样村的一处田地内,水稻同样迎来丰收。与普通稻田有所不同的是,该田地采用了“水菜花—水稻”共生型湿地种植方式,产出的是“生态稻”。
这里是羊山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坡崖示范基地,当天,记者走进湿地,眼前金黄的稻穗低垂着脑袋,在绿色稻叶的映衬下十分显眼。基地负责人、“90后”湖南小伙周缘领着几位村民,在田间弯着腰,忙碌地进行水稻收割。稻田周边的沟渠里,小巧洁白的水菜花顺着水流摇曳,迎着阳光舒展,定睛一看,金色的花心上,还有勤劳的蜜蜂正忙着采集花粉。
6月10日,基地内,农户正在收割水稻,一旁的水菜花摇曳生姿。记者 石中华 摄
今年68岁的周光正,是周缘从村里请来的帮工。他一边将一筐筐稻谷从田里搬上岸,一边忍不住侧头去看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白花”。记忆里,这种花曾经在羊山水库生长得比较多,现在被复育在稻田里,他一直没法理解年轻人周缘的做法。
一个外省年轻人到村里来种田,更令周光正费解:“种田不赚钱,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种田不赚钱?周缘不这样认为。“你别看我的水稻还在田里,但是早有人向我下了订单,生态大米一斤的零售价可达10元以上。”周缘笑着告诉记者。
市价每斤3元左右的大米,在周缘手中一跃成为“金饽饽”,“财富密码”在哪里?“大米能卖出好价钱,靠的就是这些水菜花。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有‘水质监测员’的称号,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才能生长。”周缘指着围绕在稻田四周的水菜花向记者介绍道,好大米源于好水质,稻田里的水菜花,犹如一把“生态标尺”,其生长对施肥、打药、农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了水菜花的“监督”后,周缘种出来的水稻一跃成为“生态稻”。
“四周种水菜花,一年要少收几担稻谷。”看见年轻人精心侍弄农田,“老一辈”农人周光正这样热心提醒对方。
对于产量减少的问题,周缘一点儿都不担心:“目前我们的产量确实会减少大约三分之一,但是稻米品质提高了,售价也会相应提高几倍。”
今年是周缘探索“水菜花—水稻”共生型湿地农业的第2年,当前一亩地能产出600斤“生态稻”,社会反响良好,还吸引了研学机构前来开展研学活动。“稻作收益提高,农户的种植意愿增强,稻田弃耕现象也会减少。”周缘说,他还在田埂上种植了新品种木瓜、凉茶草、芋头等经济作物。据介绍,该模式今年被相关部门推选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之一,发展这一共生型湿地生态农业,将进一步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此外,该农业模式的生态价值也在凸显。据统计,当前,海口仅有10余处小微湿地稳定分布水菜花及其伴生植物,面积不足20亩,水菜花种群面临严峻挑战。“水稻田种上水菜花,或许有希望成为扩大水菜花种群的方式之一。”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