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在海口,通过不同时代的建筑可以窥见城市发展的轨迹——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在海口邂逅建筑之美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4-06-28 12:08

6月26日,海南科技馆项目身披“金属外衣”,在落日的映照下科技感十足。 记者 康登淋 摄

海甸河畔红色的钟楼与椰林相映成趣。记者 杨鹤 摄

6月27日傍晚时分,西海岸上空绚丽的晚霞尽情绽放,cdf海口国际免税城流光溢彩。 记者 康登淋 摄

历经百年沧桑的海口骑楼老街。 记者 康登淋 摄

6月27日,正在建设中的海南中心项目与大英山CBD的高楼相互呼应,蔚为壮观。 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鹏。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海上帆、风中翼、云上锦”为设计理念,外观造型独特新颖。 记者 康登淋 摄

建筑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在海口,通过不同时代的建筑可以窥见城市发展的轨迹——

从骑楼、钟楼等历经了百年沧桑的老建筑,到cdf海口国际免税城、演艺新空间等“新生”建筑,再到海南科技馆、海南中心等正在建设当中的项目,它们或恢宏大气,或小巧精致,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或“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它们不仅成就了城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见证着其生命的沉淀、更替、再生长。

走进海口演艺新空间,灰白色的建筑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独特的光影变化,抬头望去,叠合的空间与连续的慢道结合,既有层次感又兼具整体感。

“建筑整体风格以‘浮岛’元素展现艺术性,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观看演出,还能够欣赏建筑,甚至自己身在其中也会成为一道风景。”沿着蜿蜒而上的慢道行走,海口海旅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烽介绍,在补齐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无论是欣赏经典剧目,还是体验前沿的现代艺术,海口演艺新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场所。

随着一批公共建筑的投入使用或即将完工,机遇海口、活力海口的城市形象不断升级,公共空间更加有品质和美感,“文艺范”越来越足。

从空中俯瞰海南科技馆,犹如一朵翻转的“祥云”与蓝天相互映衬,科技感满满;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海上帆、风中翼、云上锦”为设计理念,外观造型独特新颖;五源河体育馆外立面造型融合了渔船、烟花、椰树等元素,如同一艘巨船,气势磅礴……

清晨,阳光洒在充满想象力的建筑上,整座城市都在闪闪发光;夜晚,漫步在骑楼老街,斑斓的灯光下富有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熠熠生辉,抚慰了人们一天的疲惫。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写道:“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从西海岸到江东新区,从古朴厚重到靓丽现代,一座座建筑以工巧之智彰显城市更新的空间美学,用线条和结构诠释着精神和力量,塑造出一处处有温度的公共空间,风格迥异的建筑在这座大美之城中百花齐放。

“城市建筑之美即生活之美,在海口采风拍摄,感受到了浓浓的国际化城市氛围。海口是一座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城市。”摄影师祝天华说。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明,生活在此的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美和活力在椰城涌动,盛夏的美好与建筑之美相互交织。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邝晓霞]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