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到高科技农业,陈元弟一家三代接力耕耘,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农业的热爱,也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属于农人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种植户陈元弟一家三代接力耕耘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4-10-27 10:31

眼下,正值秀英区东山镇马坡洋蔬菜基地大棚辣椒育苗季。10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该基地的海口永康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区,只见一台半自动化播种机正在高效运作,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元弟和儿子陈明宝正忙着育苗。“以前人工播种一天只能播种20亩,现在用播种机一天可以播种100亩,科技种菜真是越种越有劲!”陈元弟的母亲谭桂凤在一旁笑着说。

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到高科技农业,陈元弟一家三代接力耕耘,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农业的热爱,也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属于农人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陈元弟负责的海口永康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带动村民就业务工达5万人次,图为近日受雇村民在该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间苗、除草。记者 石中华 摄

儿子接过“接力棒” 生产规模化瓜菜销各地

谭桂凤是秀英区东山镇东苍村最早的种菜大户之一,见证了种菜从“肩挑背扛”到农机普及的时代变迁。提起以往种菜的历程,年过八旬的谭桂凤深有感触。“以前种菜都是靠人力和畜力,现在可轻松多了。”谭桂凤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养家糊口,谭桂凤开垦了自家几亩地,种植各类时令蔬菜。她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到头都在地里辛苦劳作。“过去想多种几亩地都难,现在儿子和孙子帮我实现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谭桂凤笑着对记者说。

“我母亲视土地如生命,花了一辈子的心血默默耕耘,她种菜的经历也深深影响了我。”谭桂凤的儿子陈元弟回忆道,23岁那年,他决定回乡发展农业,接力种植自家的几亩地。

从家里的几亩田,到如今的近千亩种植地,从“勉强糊口”到带领乡亲们致富……接过母亲的“接力棒”后,21年来,陈元弟用勤劳的双手在广袤的土地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他凭着一股子不怕苦累、敢闯敢干的劲头,把菜越种越好,目前合作社已有近千亩种植地,种植的冬季瓜菜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带动村民5万人次就业务工。

在海口永康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区,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元弟使用半自动化播种机培育泡椒苗。记者 石中华 摄

孙子续写“种田梦” 其“智”在田野科技“慧”种菜

受奶奶和父亲影响,谭桂凤的孙子陈明宝也有自己的“田园梦”。2020年中专毕业后,陈明宝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这片土地,追逐田园梦想。“我从小在田间地头玩,看着奶奶和父亲种田,长大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种田梦’。”陈明宝笑称。

从事农业生产4年来,陈明宝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学种植、学技术,参加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由此,这个“种田世家”到了陈明宝这一代,也对务农产生了不同于父母辈的新理解。

今年23岁的陈明宝开始大胆尝试新型科技农具,并成立了农业公司,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还不断延伸产业链,购入飞防无人机、自动除草机等智能化农机,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会种菜”转变为“慧种菜”。

“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生产的‘00后’,我要做也应该做的,就是握好这根‘接力棒’。”陈明宝说,接下来,他还会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一名新农人的身份,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带回农村,助力乡村发展。

“未来的现代农业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要把菜种好,不但要有勤劳的双手,更要靠科技、靠脑子。”看到儿子从种田“门外汉”逐渐变成懂农业、爱农业、会农机的新农人,父亲陈元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现在咱们种田种地的‘接力棒’到了年轻人的手里,他们特别能干,未来的农业一定会越来越有奔头。”陈元弟手下麻利地干着活,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丽园 陈创淼]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