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语言多样性、复杂性特点突出。海南“本土语言”指的是世代居住在海南的汉族、黎族、苗族、占族等民族传承、使用的语言,其语言包括琼语、黎语、苗语、占语、临高话、儋州话、村话、军话、迈话、疍家话和付马话等语种和方言。海南“本土语言”从诞生之日或落地生根之时,就伴随岛民经历着世纪更迭和语言自身的变迁,承载着海南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语言的濒危和消亡是人类语言史正在面临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平均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类似的文化悲剧正在当今世界频繁发生。本文探讨的则是海南“本土语言”面临的从本土消亡的问题。
海南“本土语言”按照语言分布,范围大致为乐东、昌江、白沙、陵水黎族自治县,属于黎族语言区域,黎族群众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及五指山市,属于黎、苗族语言区域;三亚市凤凰镇的回新村、回辉村,属于占族语言区域,占语属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该语言区别于国内任何语种;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地和其他市县部分地区,属于琼语,即海南话区域,琼语是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在海南使用的群体最大;临高县属于临高语区域,但是临高语并非汉语的一种,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儋州地区属于儋耳方言或称儋州话区域;以昌化江下游两岸为主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东方市三家镇、四更镇,海口西郊和澄迈县的个别自然村等地零星分布着村话或称哥隆话,村话并非汉语的一种,兼含汉语、苗语、黎语、越南语等成分,属于“混合语言”类型;散居崖城、乐东等地沿海渔村和岛屿的居民使用迈话;分布于三亚河口、红沙,琼海潭门、陵水水口村等地的疍家人说的疍家话;东方市四更镇付马村的村民使用的付马话等均属于海南“本土语言”范畴。其中,付马话已经被确定为濒危语言类型,村话、黎语、儋州话、迈话等已经被确定为趋于濒危语言档次。
受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发展趋势的影响,近年来海南“本土语言”使用人数逐年大幅度递减,与人口增长比例呈反比状。海南语言地图显示,海南“本土语言”区域范围和体量逐年缩减;语言词汇量大量流失,特别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词汇流失严重,很多关键性的词语靠回忆、相互启发或者其他语言代替,这些现象在教育发达地区表现更为严重。如此刚性需要的语言环境,海南“本土语言”在语言地图上的印记必然逐年淡化隐形甚至消失于语言世界,尽管海南“本土语言”自身顽强地抗拒着外来语言的侵袭,也难以捍卫自己在语言世界里的地位,到本世纪末海南“本土语言”的处境不言而喻。
中国作为多语言、多民族的文明古国,能够维系数千年,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使用统一的各地方、各民族都能读懂的汉语文字。首先,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宗旨在于促进各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而不是追求普通话在语言世界的唯一性效果。其次,数字时代使得语言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世界只有不到20%的语言在学校和互联网上使用,80%的网页是英文网页,数以千计的语言基本进入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再者,大部分海南“本土语言”的使用者对自己语言的历史和构成规律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缺乏对于海南“本土语言”强烈的敬与爱,反而因语言环境的需求抛弃自己的语言。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语言多样性流失,加快了海南“本土语言”濒危和消亡的速度。
海南“本土语言”历史上没有文字传承,没有经历一个从口语到书面语再到文学语言的发展阶段。语言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新增加的词汇量微乎其微,一切语言都是靠口口相传,在口传心授过程中丢失或者遗忘的词汇数不胜数,没有记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是海南“本土语言”传承过程中发出濒危信号的最主要原因。
在世界语言史上,创造一种新型语言和文字是概念性的伟大方案,那么在自古沿用的语言基础上创造文字也许能起到“始作书契,以代绳结”之效。建国初期国家以黎语中的哈方言为基础,乐东保定村黎语为标准音创造了黎族文字。政府组织语言学家为苗族三大方言各创制了一套苗文,还把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改进为拉丁字母形式,遗憾的是黎、苗文字都未能得到推广使用。那么,在当今海南“本土语言”所处的环境下,如何科学记录濒危语言,营造良好的本土语言氛围,以防类似的文化悲剧在本土发生,是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语言作为思维本身的要素,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世界观。如果一种语言消亡,就意味着它永远地消失了,语言的真正实质即语言精神将不复存在,语言本身一些深处无法转译的内容以及一些涉及民众的意识、文化的深层编码,也将永远被封存在消亡的语言里。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海南“本土语言”,生存在语言世界里的人们,应敬爱并且传承本土语言,而不能眼看着海南“本土语言”濒危或者从人们口中消亡。
(作者系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政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