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胆头鸡汤。(资料图)
记者从海口龙华区文化馆获悉,近日,该单位申报的“地胆头鸡汤烹制技艺”成功通过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碗承载着琼岛记忆的养生汤品,以非遗之名焕发新生。
地胆头鸡汤是海南的一道传统美食。地胆头,学名“地胆草”,广泛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地胆草具有“调理湿热、消散疮痈、凉血解毒、解除暑热、缓解牙痛”等功效。
据传在清末,当时面对酷热的天气和湿气的侵扰,渔民发现了地胆头的药用价值,创造性地将其融入日常饮食,制作成既解暑又怯湿的药膳汤品,一时间这一汤品便在海南东部沿海的渔民间传开,这其中,尤其以地胆头鸡汤最为特色鲜明。
地胆头鸡汤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喜爱,时至今日,地胆头鸡汤已成为海南本土最具特色的菜品名片之一,遍布于海南各个市县的大街小巷。在海口,地胆头鸡汤不仅保持了其原有的药食同源理念,更在口味、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与融合,逐渐形成了适合现代人对健康食材追求又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食疗补品品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