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秀英区石山镇美社村的海南英达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展示区内,成群的鹦鹉在树木间欢快飞舞。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直播展示鹦鹉的品种和技能。公司负责人张有文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脸上满溢着喜悦。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发展林下经济,激活“绿色引擎” 林间效益富了农民旺乡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2-20 09:56

施茶村胜嵘石斛产业园里,村民学习掌握石斛组培技术,在植物组培研发中心观察石斛苗长势。记者 石中华 摄

B 产业带动富村民

曾经的施茶村因火山岩地区土壤贫瘠,难以开展传统农业种植,农民收入较低。如今,施茶村村民凭借石斛种植,日子越过越好,钱包也鼓起来了。“公司通过科普、培训、现场展示等方式,帮助120名村民掌握石斛种植技术,为60名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与多家合作社联合推动石斛种植,带动农户200余人。”余笑笑介绍。

施茶村不仅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还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新产业模式,打造了20公里长的火山特色旅游线路,目前正在建设火山石斛研究院,对石斛产品进行深度研发。

眼下,林下经济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位于琼山区甲子镇的昌西村、益新村等农村,也曾因土地贫瘠、农民收入较低导致发展受限。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农民以“公司+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蚯蚓等林下特色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清洗、切片、摆放、烘干、打包……连日来,昌西村委会谭白村的王妚琴一大早便赶到村口的海口琼山菇乡种植基地,将刚采挖的虎乳灵芝进行粗加工。“不出村子就有工干,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赚钱、顾家两不误。”王妚琴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记者了解到,谭白村的坡地多为沙砾地,大面积种植了橡胶林,产量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甲子镇委、镇政府根据土壤特点引进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起了海口琼山菇乡种植基地,在农户的橡胶林下种植了360多亩虎乳灵芝,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当地农民不仅能靠橡胶林获得每亩200元的租金,到基地打工还可以领工资。

目前,甲子镇种植的橡胶林面积达7万多亩,镇委镇政府还引导农民通过“公司+农户”发展了食用菌、蚯蚓、养鸡等林下经济4000多亩。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发挥橡胶林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以点带面持续发展壮大林下特色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龙易强]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