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琼州海峡累计运输旅客418.4万人次,车辆106.3万辆次——
“科技+温情”让过海更顺畅
2月19日,井然有序的海口秀英港。 记者 石中华 摄
2025年2月22日,为期40天的春运圆满结束。今年春运,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务工流等多重客流叠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面对春运大考,海口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过海丝滑顺畅”成为众多旅客的直观感受。贴心的服务更是成就了无数温暖瞬间,让旅客不仅“走得了”,还能“走得好、走得舒适”。据海口海事局统计数据显示,春运期间,琼州海峡累计运输旅客418.4万人次,车辆106.3万辆次,全部实现平安过海。
2月19日,海口新海港工作人员指挥货车有序登船。记者 石中华 摄
A 以“畅”为要 打通出行堵点
“今年过海真的不一样,给了我们很多惊喜的体验,一路畅通无阻,丝滑顺畅。”春节期间,从海口新海港返程的邓女士登船后由衷赞叹,并表示“明年春节要和朋友继续相约海口”。
此外,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海见闻时,也纷纷提到“今年过海不堵了”。从往年的“堵”到今年的“畅”,这一转变得益于海口在旅客过海各环节的精心部署与创新举措。
在票务管理方面,琼州海峡推行全面预约过海和船票预售模式,科学引导车辆错峰避峰出行。今年春运,进岛船票提前15天预售,出岛船票提前30天预售,旅客需提前网上预约购票并按规定时间进港。这一举措,不仅保障旅客“一票在手,出行无忧”,更便于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船票问题解决了,旅客出行途中遇到排队堵车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口在春运首日即启动新海港小客车过海专用通道,创新实施“分区代渡、分流管理”模式,将客车与货车分流,避免交叉通行,同时不占用市政主干道,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显著提升了出岛车辆进港效率。
此外,海口公安交警部门在专用通道设立了小车过海查验点,严格执行“小车不得提前超过船票2小时进港”的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进行分流引导,进一步优化港外交通秩序。
旅客顺利进港后,如何保障船舶运力充足?据了解,今年春运,琼州海峡投入运营的客滚船舶增至55艘。针对新能源车过海需求激增的情况,海峡股份特别投入“绿源一号”“绿源二号”2艘新能源车专用运输船,并在秀英港新增3组专用泊位,每日安排不少于20个新能源车运输专班航次,单船单航次可装载约160辆汽车,大幅提升了过海疏运能力。
为保障船舶高效运转,海峡股份创新实施“共享船员”模式,通过整合大连、广州等地的船员资源,实现跨区域驰援,有效解决了特定时段船员紧缺问题。今年春运集结了145名共享船员队伍,确保了“人休船不休”的高效运转。
“共享船员的模式不仅能迅速应对人手不足,还加强了不同航线间的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为旅客提供了安全、快捷的轮渡服务。”“双泰37”轮共享船员徐书昌说。
2月19日,在海口新海港,过海旅客开心地挥手准备登船。记者 石中华 摄
B 用“心”作答 一路归途一路暖
在春运的旅途中,有人奔赴团圆,也有人默默守护团圆。一个个坚守的身影昼夜“在线”、不辞辛苦,全力以赴为旅途添“暖”,在保障琼州海峡安全畅通的同时,也为旅客带来了更加舒心的出行体验。
在港区外,海口在长滨北五路设立了志愿服务点,这里同时也是新海港小车过海查验点。志愿者陈亭竹告诉记者:“春运期间,我们经常遇到不会网上购票、看错时间或来错港口的旅客。对此,我们都会手把手协助他们购票,耐心讲解进港时间规则,并协助交警做好车辆引导工作。”此外,为丰富旅客的过海体验,秀英区特别制作了新海港周边美食地图,志愿者们会建议未到进港时间的旅客前往周边品尝美食、游览景点。
走进港区,身着马甲的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在自助购票机旁,他们一遍遍协助旅客购票;在出发大厅里,他们为旅客递上热腾腾的姜茶;在咨询服务台边,他们耐心细致地为旅客答疑解惑;在候船大厅内,他们引导“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前往爱心通道。
面对大雾天气造成的短暂停航,一支由港口员工和志愿者组成的“春运服务先锋队”推着满载物资的移动服务车穿梭在人群中,将牛奶、面包、八宝粥等物资及时送到旅客手中。
今年春运,除了看得见的志愿者持续在岗,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志愿者”——琼州海峡“小扁担”小程序,也在默默服务着旅客。
这个由海南港航创新推出的线上服务平台,背后是335人的线上志愿服务团队。对于简易问题,志愿者客服利用智能AI即时回复;对于复杂问题,则通过人工核实后联动港口现场志愿者或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为琼州海峡过海顺畅及生产平稳有序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春运期间,我们在港口放置了‘小扁担’二维码提示牌,旅客只需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输入问题即可快速获得答复。”海峡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联动线下”的创新服务模式,港口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旅客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2月19日,在海口新海港,旅客打卡“幸福照相馆”。记者 石中华 摄
C 从“新”出发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购票系统持续在线,智能调度科学配载,进港即验票简易通关……今年春运,琼州海峡多了一些“新科技”,让旅客不仅“走得了”,还能享受“走得好”。
春运前,海峡股份对软硬件系统进行全面优化,上线了小车进港即检票功能,减少查验环节。同时,通过自主研发智能化设备及升级改造港区生产设备,提升车辆自动查验效率。
“从旅客购票开始,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和记录相关车辆信息,计算出最佳进港时间,并在车辆抵港时安排最近的航次和登船泊位。”海峡股份科技信息部数字应用开发专员吴钟警介绍。
同样与往年不同的是,新海港调度指挥中心今年引入了智慧调度系统。“今年我们有了智慧调度系统,它能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迅速作出排班、配载以及进出港的最优方案,有效提高了码头调度效率。”海口新海港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杜经瑞说,“我们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生成的方案进行微调,确保每一艘船舶都能顺利、高效地进出港口。”
今年春运,海口还探索“轮渡+”模式,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1月20日,湛江西至海口站“空铁联运”首飞仪式在广东湛江举行,标志着两地火车站实现直升机跨海接驳。这一“低空+铁路”跨海联运新场景,仅需 35分钟即可跨越海峡,不仅有效解决了海口湛江两地交通时效性问题,更为旅客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
此外,海南今年还倡导旅客租车环岛游。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海南省提升春运期间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水平便利公众租车出行若干措施》,并发布《2025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南北两岸租车自驾出行服务指南》,为公众提供全链条出行服务指引。神州租车、一嗨租车、携程租车等租车公司和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岛内租车优惠及免费异地还车服务,为旅客提供贴心、安心、暖心的租车体验。
今年春运,琼州海峡用科技与温情,为无数归乡旅客的回家路增添了快乐与惊喜。虽然春运已经结束,但琼州海峡的“畅通之路”将继续延伸,让每一次出游路、回家路都充满期盼与欢喜。
2月13日,在海口新海港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智慧调度系统调度港口船舶。 记者 孙士杰 摄
记者手记
“应对有方”彰显城市温度
□本报记者 陈晓洁
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圆满落幕。在这场春运“大考”中,海口以“应对有方”为主线,从运力提升到服务优化,再到应急保障,全方位展现了城市的温度与担当。
运力提升是今年春运最直观的亮点。面对新能源车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海口精准施策,新增2艘新能源车专用运输船,犹如“及时雨”般解决了新能源车过海难题。春运期间,琼州海峡每天最大可保障约3500辆新能源车进出岛,充分体现了海口对旅客需求的精准把握。
面对大雾天气的考验,海口展现了高效的应急管理能力。海事部门建立实时气象监测系统,通过多渠道发布安全预警;航运企业及时向已预约过海的旅客发送暂缓到港提示,避免车辆集聚;开航后港口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疏运模式,全力运输港内待渡车客。
在服务旅客方面,海口更是做到了无微不至。有关部门在重要交通枢纽开展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工作,为旅客提供咨询指引、购票协助等贴心服务,让春运旅途充满温情。此外,海口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服务覆盖面,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出行。
今年春运,海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应对有方”,保障了旅客顺畅出行的同时,也展现了城市的温度与担当。春运虽已结束,但海口在春运中积累的经验和服务理念,将继续为未来的城市管理和旅客服务提供宝贵借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