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源河畔,暖风轻拂,草木萌发。3月27日的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1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翩然而至,来赴它们一年一度的“海口之约”。这群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的精灵们,将在未来四个月里栖息于五源河湿地,筑巢繁衍,为椰城增添一抹灵动的生机与绚丽的色彩。
4月1日,栗喉蜂虎在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内栖息。记者 石中华 摄
为迎接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秀英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工作人员仔细清理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的沙坡,修剪筑巢区前的树林,为栗喉蜂虎打造理想的栖息环境。
“蜂虎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需要开阔的视野、适合筑巢的沙坡以及充足的食物来源。”秀英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李丽雅介绍,每年蜂虎到来前,他们都会对蜂虎栖息地进行生境营造,并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巡逻,全力为这些美丽的小鸟营造安全舒适的“家”。
4月1日,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内新增了一座观鸟棚。这座覆盖着绿色环保膜的新观鸟棚位于原有观鸟棚左侧,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既为观测者提供了隐蔽空间,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鸟类的干扰。
“新增左侧观鸟棚主要是为了监测沙坡另一侧的巢穴,同时分流摄影爱好者,避免人群聚集影响鸟类活动。”李丽雅介绍,自2019年设立保护小区以来,这种“保持距离的守护”已成为海口生态保护的特色实践。
站在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的土沙墙前,可以看到墙面上密布着一个个小洞,这些都是栗喉蜂虎的巢穴。“繁殖期间,栗喉蜂虎多为群居,它们会在土墙上用嘴和利爪挖出洞穴作为巢,形成壮观的群巢。”4月3日,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综合科科长吴淑邦介绍,栗喉蜂虎筑巢每天上午八、九点时最为活跃,主要以蜜蜂、蜻蜓、蛾类等作为食物来源。7月底左右,蜂虎幼鸟就会陆续离巢,在学会飞行和捕食技能后,它们就会离开五源河向南迁徙越冬。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爱护栗喉蜂虎,让它们在海口安全、舒适地生活,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增添更多色彩。”李丽雅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理性观鸟,不要过于靠近,更不要驱赶惊吓鸟儿,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精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