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薪火永相传。连日来,海口市多所中小学校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4月2日,海口市灵山中学师生在解放海南渡海战斗九名烈士墓的墓园,为九位无名烈士敬献鲜花。记者 杨忠凯 摄
4月1日,海口琼崖纵队红军小学师生走进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重温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现场,师生代表向烈士铜像敬献花篮,并默哀致敬。“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少先队员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该校校长韦清介绍。
4月2日上午9时,位于美兰区灵山镇后尾村北侧海防林中的解放海南渡海战斗九名烈士墓的墓园,迎来了海口市灵山中学的61名师生。当天,他们为墓园中安葬的九位无名烈士进行祭扫,师生们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敬献鲜花、集体默哀、重温誓词等形式缅怀先烈。据介绍,自2015年起,该校师生已连续10年在清明节来到该墓园为烈士进行祭扫,红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年复一年地影响着学生们,将家国情怀深植于青少年心中。
清明假期,大学生们来到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内,向烈士敬献鲜花、致敬缅怀。记者 苏弼坤 摄
“我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谨记党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4月3日,海口市海景学校四年级、七年级共1000名师生在白沙门渡海作战纪念广场喊出铿锵誓言,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海口市长流中学初一(3)班学生田泽琪在王海萍烈士纪念园参加了祭扫活动后表示,将努力锤炼自身本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部分学校将清明节活动与思政课建设相结合。4月2日下午,在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校园内,一场“清明祭英烈”暨“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拉开序幕。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通过“四个一”主题,引导师生“听一个故事、绘一幅画、写一幅字、诵一首诗”,以实际行动追思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廉洁根基和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各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线上祭英烈活动,师生们在网上平台留言,文明祭祀。“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椰城师生纷纷登录海口文明网留言。“我们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帮助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海口市滨海九小德育处主任伍作才介绍,今年学校不仅组织学生线上寄语签名、缅怀先烈,还鼓励少先队员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白花,自愿前往就近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等缅怀先烈活动。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制作清明主题作品了解历史、汲取红色力量。
“我们倡导师生线上线下文明祭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德育工作,我市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上好学校“小课堂”,拓展社会“大课堂”,通过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积极构建中小幼德育体系,筑牢育人基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