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海口,春意正浓,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的上千亩火山石斛迎来了绽放的时节。娇艳的石斛花点缀着风光宜人的乡村,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美景图。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石斛花开正当时 文旅融合促振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4-08 09:36

海口施茶村牢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格局

石斛花开正当时 文旅融合促振兴

四月的海口,春意正浓,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的上千亩火山石斛迎来了绽放的时节。娇艳的石斛花点缀着风光宜人的乡村,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美景图。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施茶村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

游客在火山石斛园内观光。记者 孙士杰 摄

7年来,施茶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独特的火山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火山石斛、火山荔枝、石山豆腐等特色产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美丽生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党建赋能 筑牢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

4月3日一早,游客李亚玲和好友从海口市区自驾前往施茶村游玩。李亚玲告诉记者,她每年从安徽来海口,都会到施茶村逛逛,“美食街拐弯处去年还是一片闲置地,如今变成了风景优美的街心公园,令人赏心悦目。石斛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施茶村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走进施茶村,党建赋能乡村发展的成效随处可见:沿着整洁的村道前行,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我是党员我带头”“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牌匾;庭院里干净整洁,百花争艳。“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子是越来越美,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村民陈丽春开心地说。

游客和村民点赞的背后,离不开党建的有力赋能。施茶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厚植乡村振兴组织根基。2020年11月27日,施茶村党委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村庄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村民坚实的依靠和动力源泉。“村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103名党员犹如103面旗帜,飘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施茶村党委书记洪义乾介绍,村党委创新性地建立了党员帮扶联系户制度,将全村856户村民分成80个固定联系组,由支委带领党员与村民代表挂钩联系,记录村民的建议、需求和诉求。

市民在施茶村党风馆参观。 记者 孙士杰 摄

党建赋能,不仅体现在组织建设上,更体现在服务村民的每一个细节里。在国群村,党员们实行包户联系,定期上门与村民谈心交流,发放民生服务卡,准确收集社情民意,让“未诉先办”成为基层服务的新常态;吴洪村依托“施茶村党风馆”和“清廉施茶馆”,成立红色宣讲团,让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春藏村以打造本土“春藏说事团”调解品牌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五老”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从党员日常走访到村民的诉求落实,施茶村党委和各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民生保障的“温度”和幸福生活的“质感”。如今,施茶村石斛种植面积已从2018年的200亩增加到1508亩,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1.4万元提高到了3.6万元。

产业兴村 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4月7日,施茶村的火山石斛园里,春风轻拂,黝黑的火山石上,一簇簇石斛花随风摇曳,优雅灵动,吸引游客争相拍照。在村里的火山石斛产品展示厅,石斛鲜条、石斛饮片、石斛化妆品等产品琳琅满目,几名游客正在挑选心仪的伴手礼。“施茶村的伴手礼又出新品了,我准备多买一些回去。”游客王秋霞说。

一个个热闹的场景,是施茶村乡村振兴活力足的生动写照。

火山石斛园内,石斛花竞相绽放。记者 石中华 摄

近年来,施茶村在发展火山石斛特色产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引入了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了施茶千亩生态有机火山石斛园和热带石斛现代农业产业园。

同时,施茶村持续做大做优做深火山石斛品牌,形成了从组培、育苗、种植到深加工、销售、科研的全产业链,产业优势愈发凸显,火山石斛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900万元。今年年初,火山石斛系列产品首次出口东南亚,实现“出海”零突破。

在石斛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施茶村精心规划了“幸福家园”爱心超市、菌谷世界等项目。4月6日,“幸福家园”爱心超市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施工,为开业做最后冲刺。洪义乾表示,这些新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在施茶村的火山石斛产品展示厅,游客们正挑选心仪的伴手礼。记者 石中华 摄

不仅如此,在做大做强石斛产业的同时,施茶村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修建了一条长约20公里的火山特色旅游公路,将8个自然村、5个火山口、9个溶洞串联起来,并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独有的魅力。

纷至沓来的游客为村庄发展带来新思路。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越来越多,依托火山特色农产品打造的火山风情美食街落成迎客……“目前村里开办了2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2024年,施茶片区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57万人次,实现营收4780万元。”洪义乾介绍这些成绩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感恩奋进,逐梦前行。如今在施茶村,石斛不仅是致富的“仙草”,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从火山石斛的种植到深加工,从乡村旅游到多元产业融合,施茶村正以产业为笔,挥毫泼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人才回流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4月6日中午,施茶村的阔林农家乐热闹非凡。厨房里,农家乐负责人洪义才正忙着制作石山豆腐。过去,他和妻子仅经营着一家简单的农家饭馆。随着村子的不断发展,他的儿子洪强和女儿洪晓曼都回到家乡,一家人开起了农家乐。看着孩子们回归,洪义才满心欢喜:“年轻人有想法,小院经营越来越好,我是真高兴啊。”

农户在海口施茶千亩生态有机火山石斛园内清理杂草。记者 石中华 摄

从厨房向外望去,院子里十分热闹。食客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石斛鸡汤、石山豆腐等特色菜肴,洪晓曼正热情地忙前忙后,她说:“家乡发展好了,家里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回乡创业感觉很幸福。”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村民吕晓云。去年6月,她通过应聘回到施茶村火山石斛园当讲解员,“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她看来,村里快速成长的青年人定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青年回流的热潮正在施茶村悄然兴起,一场乡村振兴的“青春风暴”在这里掀起。他们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一线当先锋、作表率,用所学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创新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在施茶村胜嵘石斛产业园植物组培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查看培养皿中的石斛生长情况。 记者 孙士杰 摄

洪义乾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返乡,施茶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建了全省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吸纳年轻有为、文化水平高、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党员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施茶村积极打造秀英区乡村振兴胜嵘人才工作站,9家入驻企业带来了近70名各类技术人才。其中,海南胜嵘石斛资源开发研究院引进了21名高层次人才,共有16人拥有博士学位。此外,施茶村还发展村集体培训产业,引入专业师资力量,打造精品课程。截至目前,施茶村人才培训基地和村干部培训教学点已累计招生650批次,培训4.3万人次。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施茶村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施茶村未来发展的激励。

站在新的起点上,施茶人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斗志,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丽园 陈创淼 王吕州]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