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逐浪行
——海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建设纪实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2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提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殷殷嘱托常在耳,且趁春风策马行。
7年来,海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径,自贸港建设实现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再到“蓬勃兴起”,目前已进入到成型起势发展阶段。
海口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为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作出省会贡献。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紧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
海口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里,有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的坚实保障——
春日的椰城大地,涌动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孕育着无尽的希望与美好。
往西看,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重点项目——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建设工程日前完工,该工程全面启用后将实行客货分离进港查验模式。
往东看,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内,一架架境外飞机正在这里维修。“在自贸港,修全球飞机”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逐渐成为生动现实。
加紧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和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落地,经营主体和群众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截至2024年底,海口已有44家企业获批试点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完成货值超12亿元,减免税款约1亿元。
位于海口综保区的海南垣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批进口牛肉正在完成深加工。“我们依托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国金介绍,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让公司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优惠,仅去年就减免关税200多万元。
做实做细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去年海口10个口岸封关项目顺利竣工,美兰机场和新海港“二线口岸”完成通关模拟演练,25项压力测试事项业务流量持续扩大。
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有效。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去年海口组建科技委员会等11家单位及机构。完成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海易兑”惠企服务等4项成果入选全省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海口不断放大消博会溢出效应,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蹄疾步稳。外国人工作综合服务窗口已形成“一窗通办、并联审批、同时发证”模式,努力打造“外国人游中国”的重要中转地。深化美兰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合作,拓展国内外直飞航线。海口还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去年底,来自英国的戴维·扬克换发了新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电子证照。“现在,电子社保卡App上就可以查看工作许可信息,还能享受中国社保卡‘一卡通’服务。”戴维·扬克说。
突出海口特色和优势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口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里,有自贸港产业底盘更实更牢的生动注脚——
海口深刻认识到,抓好投资促进是做好封关运作前后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具有海口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抓手。
海口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引进来”共赢发展。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海口各区各园区等单位“一把手”外出上门招商40余次,举办招商活动30余次,招商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
推动旅游业多业态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文体旅商展”联动,“演艺+旅游”去年获评全国文旅品牌创新十佳案例,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总花费分别增长7.3%和9.1%。
近日,在琼山区三门坡镇二哥凤梨农业(海南)有限公司分拣车间,一颗颗金黄色的凤梨在流水线上排队接受“AI+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体检”。经过糖度检测、重量分级及瑕疵筛查后,精选出的果实当日即装车出岛,直供各批发市场、商超及电商等。
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海口江东新区处处跃动着现代服务业的生命力,去年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营收超300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海口推动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临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实现新突破,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7家,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162家,入选全国首批数据标注试点城市。
近日,走进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从下潜深度超过400米的多功能深海探勘水下机器人,到融合应用定位、视觉、避障传感器等技术的多维感知决策一体化无人机系统,先进的科技成果让人目不暇接。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做精做优。去年,海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中期评估,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坚持“向种图强”,筛选培育蔬菜、畜禽等农业优良品种18个,引进“新奇特优”水果超600种。农产品走俏国际市场,火山荔枝、海南鲷鱼、潭牛文昌鸡等热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
生态底色更绿发展成色更足
海口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里,有低碳发展的浓浓绿意——
近日,走进龙华区金宇街道坡博路西端的“口袋公园”——绿客厅,只见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彩色步道蜿蜒绵长,身处其间仿佛人在画中;在美兰区海府路附近的“口袋公园”——风铃园,曾经的闲置地已大变样,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
截至去年底,海口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2639.31万平方米,人均12.1平方米。海口将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裸露地等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打造成为174个“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逐步成为现实。
成群的鹭鸟时而悠闲休憩,时而盘旋觅食,在蓝天下、在浅滩上,享受舒适的生态环境;市民游客漫步青山绿水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宜人……在海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已经铺展开来。
“蓝天碧水,鸟儿翩跹。傍晚的海口湾尽显诗情画意,让我感受到了落日熔金的美好意境。”游客徐永胜在朋友圈里记录的所见所感,正是海口美丽海湾“逐绿前行”的一个缩影。目前,海口已成为全省首个省级全域美丽海湾城市。
向“新”发力,逐“绿”前行。
在海口江东新区,去年投产的中国移动海南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创新性应用了高温冷冻水、全链路变频、AI智慧运维等节能新技术,满载情况下每年可节约用电约35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9500吨。
今年一季度,海口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比例56.7%。海口的“绿牌车”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每5辆汽车里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林下生金,“绿富”双赢。在美兰区大致坡镇美良村,一处橡胶林下种植了10余亩斑斓,上千只“斑斓鸡”在林间“遛弯”。去年,海口林下经济总产值约2.9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效的双赢之路。
在海口市民的朋友圈里,蓝天白云、草木葱茏的美景经常“刷屏”;绿水绕城、清风拂面的宜居环境,已成为椰城人民日常生活的“标配”。市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出门携带环保袋购物等环保行为深入人心,截至去年底全市塑料制品替代率已超八成。
坚持发展成果利民惠民
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
海口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里,有民生改善的涓涓暖流——
海口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11日,海南自贸港(海口)毕业生“留才”专项活动在海口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超150家企业提供3000余个岗位。琼台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李晓蓉在现场与一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海口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让群众端稳端牢就业“饭碗”。
4月10日,在龙华区金贸街道紫荆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林春杏完成了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省心又暖心。”以健康海口建设为抓手,海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今年,海口将实施“6个聚焦27项任务”系统工程,通过增加8000多个学位、建成25所智能化校园示范校,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月12日,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海马花园小区业主王先生说,小区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大家的生活更加舒心便利。目前海口已启动19个城市更新项目,将惠及5.3万人。
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海口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潮起海之南,风正好扬帆。
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海口将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以一域之精彩服务全局之壮丽,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