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给即将发射的火箭做最后的检查。记者 杨忠凯 摄
“3、2、1,发射!”4月21日7时40分,海南华侨中学高中部操场上,一场模拟固体燃料火箭发射活动拉开序幕。随着一名学生按下“点火”按钮,“火箭”腾空而起,随后携带降落伞平稳降落。围观的高一年级300余名学生鼓掌欢呼。
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海南华侨中学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师生进校,与侨中师生共同举办了一场科学教育主题活动。为顺利完成此次“发射”,海南华侨中学学生在北京理工大学师生的协助下,提前完成风向、风力测量,安装发射台,组装“火箭”,铺设点火线,完成“火箭”上架和航电上电等流程。
现场,指导此次活动的北京理工大学航模队指导教师张晓辉介绍,整个安装、发射的过程,运用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CAD画图、三维建模等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推动航天人才培养。
“过程很震撼,我看到了课本知识的具象化。”海南华侨中学高一(10)班潘泓榛称,此次活动从安装、发射到回收,过程实操性很强。
海南华侨中学教研室副主任林菁华介绍,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为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搭建实践平台。
活动当天,海南华侨中学还邀请北京理工大学专家进校,开展《嫦娥奔月与深空探测》讲座,向学生呈现中国航天前沿信息,进一步点燃学生的航天梦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