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兰区北侃村的油菜花田迎来盛放期,金浪翻滚的花田间,随处可见拍照留念的市民游客。 记者 康登淋 摄
配套渐完善 四季生金路更宽
目前,海口花卉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据统计,全市现有花卉企业200余家,专业合作社30家,花卉种植农户超800户,从业人员约2.5万人。截至2024年底,全市花卉总面积达6.8万亩,年产值11.3亿元,已培育出云龙岭脚切叶基地、十里花卉长廊、新坡兰花基地、东山文心兰基地等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其中,海口鲜切叶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约8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
如何将“春日限定”的赏花热潮转化为四季可持续的“美丽经济”,成为海口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课题。“当前亟需突破‘昙花经济’的局限,实现从‘观花流量’到‘产业增量’的质变。”海南自贸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世杰指出,应着力构建“赏花+”多元融合模式,通过“赏花+农业”,推广“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机制,引导种植特色经济花卉,实现景观效益与农业增收双赢;借力“赏花+文化”,深度挖掘海口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赏花线路;依托“赏花+乡村游”,将赏花点与周边景点串联,形成一日游或多日游线路,如将三角梅共享农庄与龙塘镇长泰村等景点联动,构建深度体验闭环。
李世杰还建议,海口需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硬件方面,要完善赏花区域交通路网,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合理规划停车场,切实解决游客出行问题。软件方面,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丰富游客体验。同时,要强化“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利用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开展常态化宣传,扩大影响力。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将重点推进花卉全产业链升级,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赏花线路,促进花卉种植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让“花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