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天文卫星是中法两国合作的太空望远镜项目,自2024年6月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10个月,并获得突破性发现。今天(24日),卫星首批科学成果对外发布,并交付给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中法天文卫星搭载了中方的伽马射线监视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通过互相配合对伽马暴的起源、物理性质等进行观测,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中法天文卫星已探测到了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
成功捕捉到130亿年前的伽马暴信号
在首批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例来自130亿年前的伽马暴,来自宇宙诞生仅7亿年的极早期。据科学家分析,它可能源自宇宙最早期恒星塌缩形成黑洞或中子星,其光线在宇宙中传播了约130亿年才被中法天文卫星捕获。这一发现打破了保持近12年的国际纪录,就像一扇时空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宇宙婴儿时期的模样。
中法天文卫星这些发现不仅验证了卫星的卓越性能,更为研究宇宙早期恒星形成、黑洞诞生、致密天体并合等前沿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据了解,中法天文卫星预计将在轨工作至少3年,继续搜寻宇宙中的高能爆发现象。
中法天文卫星系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系统,卫星的交付使用以及首批科学成果联合发布,不仅是中法天文卫星项目的里程碑,更将推动全球时域天文学观测研究进入新阶段。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任梅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