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午,在美兰区开牛肉店的王婷打电话订了一罐瓶装液化石油气,不到半小时,海南正宏气站桂林洋燃气服务部送气员林声球驾驶黄色专用配送车驶来。搬下编号“0145069214”的气瓶后,一场“送气+安检+宣传”的安全服务随即展开,这是海口自4月1日起全面实施瓶装液化气统一配送新规以来的日常场景。
专业配送保安全
“送一次气,我们就检查一次。”林声球边说边将液化气瓶搬进牛肉店的厨房,熟练地用手机扫描气瓶上的二维码,气瓶安装时间、配送轨迹、入户检查情况、用气环境、现场照片等信息便立即同步到海口市燃气智慧监管系统。
工作人员扫描气瓶上的二维码,随后对检查无误的气瓶进行充气。记者 苏弼坤 摄
早在今年3月1日,海口就全面禁止燃气用户自提液化气,并于4月1日起推行统一配送服务,打造集送气员、安检员、宣传员职能于一体的“三合一”专业配送队伍,实现服务规范、配送车辆、人车标识、人员着装“四统一”。350辆瓶装液化气专用配送电动三轮车整齐上牌,随瓶入户安检制度也严格实施。
“取消自提主要是为了提高瓶装液化气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液化气安全使用。”海口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燃气科科长郭润伟说,配送到户模式能有效避免用户在气瓶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随瓶安检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燃气用户存在的隐患问题。
智慧监管全追溯
在海南正宏气站监控中心,气瓶的实时流转轨迹清晰呈现。以编号“0145069214”的气瓶为例:4月26日8:27在气站完成充装,8:51由琼A2HL19车辆运送至桂林洋燃气服务部,11:50配送到牛肉店。
“每个合法气瓶都有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黑瓶’‘过期瓶’在这里根本过不了关。”海南正宏气站站长陈志幸介绍,充装前,工作人员会检查气瓶,扫描二维码核验使用年限和检验记录,并对气嘴、阀门进行检漏;充装后,系统会再次扫描上传相关信息。
海口市燃气智慧监管系统运营负责人陆吉强介绍,每一瓶液化气从充装到使用的全流程均被实时记录,在监管系统上一目了然;同时,用户通过扫描气瓶上的二维码也可以看到这些数据。这不仅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信息查询和溯源的依据,还支撑了精准执法、隐患排查及事故责任认定,切实提升了燃气安全监管效能。
从气站到灶台,一瓶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之旅”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智慧升级。海口市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构建“源头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闭环管理体系。
据悉,自燃气智慧监管系统运行以来,海口已实现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储存、配送、使用及入户安检环节的全过程智慧监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