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社会公共服务工程,具有公益性、公平性、非营利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重点发展面向城乡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的公办幼儿园,大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在一些地方,举办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了市场,财政投入长期过低,而这些本就数量不多的经费又仅仅投向了少数示范幼儿园,由此导致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这是造成“入园难”“入园贵”的主要原因。
面对不合理的幼儿园结构现状,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发展普惠性公办园,是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有效途径。各地在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上要坚持“普惠性”原则,在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把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用到扩大惠及面的“刀刃”上去。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幼儿园,以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平价幼儿园,以惠及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包括外来务工家庭的幼儿。
与此同时,还要在充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的基础上,探索通过新建幼儿园,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企事业和集体单位、街道、乡村办园等办法,扩大具有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
积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还应积极探索,通过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
除此之外,各地还可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使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老百姓可以自由地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
学前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民生工程,各地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作为一件改善民生的大事抓实抓好。
(编辑: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