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曲艺
郑长和的艺术生涯:从放牛娃到琼剧泰斗
来源: 信息转载 作者:笑二 时间:2010-08-13 08:38:55 星期五
 

  郑长和(18921967),原名郑家福,字寿卿。琼海塔洋镇高郎村人。著名琼剧演员。民国初期,主演《广东开科》,饰庄有恭,以声取胜,一鸣惊人,名声大噪,轰动海南剧坛。成名之后,仍虚心好学,常向谭岐彩、陈俊彩等名伶请教,博取众长,精益求精,锐意创新。他主演《林攀桂上金銮》中的上金銮一段戏时,表情、台步、纱帽翅功与唱腔等紧密结合,动作恰到好处,刻画人物细致人微,使观众耳目一新。并将此剧不断革新,成为他久演不衰的拿手戏,观众有口皆碑。1922年,参加土戏改良社和琼崖优伶界工会,牵头演出时装新戏。参加并领衔组班,三赴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华侨聚居地演出,蜚声海外。1950年,海南解放后,同韩文华、三升(王秀明)、林道修、吴桂喜等组织新星群琼剧团,在岛内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1956年,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57年,当选全国文联委员。1959年,任广东琼剧院副院长。1960年,赴京参加全国文联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晚年以辅导、培养青少年演员为己任。19591962年,为广东琼剧院演员学习班小生组、道美琼剧演员训练班小生组授课,为发展琼剧作出了贡献。1967年,病逝于海口。

  郑长和的一生,是献身琼剧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艺术历程。

  郑长和1892年出生于高朗村,童年很不幸,家境一贫如洗,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很小便当放牛娃……

  十来岁时,郑长和到琼海市长坡镇一家饭店当洗碗工。每当镇上或附近上演琼剧,不管多累多困,他都要去看,有时得走一个多钟头的山路,看戏看到半夜,第二天一早还得起床,揉揉惺忪的双眼,打着着哈欠,在饭店里洗碗扫地。

  看戏时,身无分文的他,或“钻蒌席缝”或等戏场“松场”后才能进去看半场子戏。

  当时,镇上有一琼戏班,一有空,他就跑去看戏班排练、练戏功、吊嗓子,人家伸伸胳膊踢踢腿,他也伸伸胳膊踢踢腿,人家唱琼剧,他也跟着哼哼琼剧,班主见他生得清秀,人也机灵,又痴迷琼剧,便收他为徒。

  当时,郑长和学徒学的是戏剧中最辛苦的行当——武生,也就是做功多唱功少的行当。可他背地里偷师学艺,苦练声气。有一次,演“正冲”的演员得了急病,救场如救火,班主让他临急顶替,没想到,他的唱功比那位“正冲”还好,从此班主对他刮目相看,让他改演主角——“正冲”。而他演的“正冲”,很快就红遍琼州。大器早成,十九岁便走红的郑长和自然成为班主的摇钱树。据说当时外出演出,别的“戏班”或坐牛车或走路,唯独郑长和享受与班主同样的特殊待遇——专给他配一匹车及一名保嫖。

  从13岁从艺到77岁去世,从一名放牛娃到一名琼剧泰斗,郑长和六十多年的琼剧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艺术历程。

  做为海南人公认的“琼剧泰斗”,郑长和是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一个琼剧艺术家。归结他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他不因循守旧,在琼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正如海南大学党委书记、博士赵康太在他著的《琼剧文化论》一书中所说:“他(郑长和)的板腔博采众家声腔之所长,又勇于探索,独辟蹊径,创造了被誉为‘长和板’的‘三节板’唱法。他的演唱字正腔圆,节奏分明,吐字清楚,行腔自如,速度可变。”

  郑长和脍炙人口的“长和板”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记载的:“在一句唱腔的三个音节之间不让音乐序曲连续演唱,遇高腔时节节翻高,遇低腔时节节转低,观众赞之为‘高若巨钟、低似微波’。他的音质厚实、音域宽广,行腔婉转圆润,抑扬有致,尤以演唱‘迭板’和‘三节板’压倒众家,成为闻名东南亚各地的‘郑派板腔’”。

  郑长和音质之好,音域之广,叶字之清,并非像人们所说的具有先天条件,据高朗村的长辈所述,他家世代为农,没有一人从过艺。源头靠活水,功夫靠苦练,郑长和的声气,完全是靠勤学苦练。从十三岁从艺开始,他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在晨风中练嗓。而他的练嗓,并不只是扯着喉咙吊嗓,而是用一根粗棍子,一端顶着树干,一端顶着肚皮,以达到用丹田发声的效果。他的闻名于世的声气就是这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几十年如一日练出来的。

  岁月悠悠,红尘滚滚,琼剧迷们对郑长和的评价:“郑长和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演得过角(即到位)。”的确,郑长和不但唱功闻名海内外,他的做功同样出类拔萃,正如赵康太在《琼剧文化论》中所论述:“郑长和不仅以其风格独特的‘郑派’唱工闻名天下,其做功也同样令观众倾心。他的表演心手相应,使演员的动作节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主演的《林桂》‘上金銮’一折,是他一生表演艺术的顶巅之作。虽然他并没有见过金銮,但他从日常生活中上台阶的体会中,获得艺术创造的灵感,通过手、眼、身、步的动作协调,表现了臣子见君王时的诚惶诚恐的心理。表演‘上金銮’时,他(此处引用陈世民在《琼剧泰斗——郑长和》、《海南文史资料》第5辑)一手执牙笏,一撩红袍,边唱边做拾级而上的动作,唱到激昂处,帽翅上下左右抖动,越抖越快……’,他那挥洒自如、利落细腻的动作,至今还为琼剧观众津津乐道。自此以后,形成了‘上金銮’的生脚表演程式,其动作都以郑长和在此剧中所创造的八字方位步、跨蹁大方步和点地频频步组成。”

  郑长和于1939年带着全家大小随团远赴新加坡,参加南洋一带的琼剧抗日救亡演出。当时,他在新加坡的华侨中,可说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每当他所在的十四公司剧团演出时,可说是万人空巷,场场暴满。除了在新加坡外,该团还到周边国家巡回演出,同样很受欢迎。这个时期,也成了琼剧在南洋一带最鼎盛的时期。

  四十年代初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新加坡也与国内一样,陷入水深火热。在那些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剧团被迫解散,艺人们各谋生路。为了维持全家十来口的生计,作为名艺人的郑长和也只好忍辱负重,到橡胶厂当苦力工。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归来的他,不管孩子们多少吵闹,不管居住条件多么拥挤,都一个人对着家里的穿衣镜,自个练“行踏”、练表情、练做功……

  一个艺人,在国难当头、在恶劣的社会环境、在琼剧萧条凄凉的状况、在如牛负重的经济压力下,在自身表演艺术已是炉火纯青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练功,仍然不泯对艺术的追求——这就是一个老艺术家的精神境界与人格力量!

  正是胸怀坚定的信念,正是坚持顽强的苦练、不懈的努力,后来形势好转,重出山门时,郑长和体形不变,声气不变,功夫不减,仍然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郑长和扮演的角色,个个都很传神。他通过形体动作,通过眼神,通过五官变化,通过唱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勾划得相当细腻、相当生动,这就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准确地把握所扮演的角色的人物个性,然而,出身贫寒的他,连一天学堂也没有上。他的文化知识,他的艺术修养,完完全全是靠在艺术实践中,通过背戏本,通过念白,通过向周围的人们请教,通过细心琢磨而获得。

  飞鸟恋旧林,游子思故乡,郑长和于1948年回国。海南琼剧迷们又可一睹久违了近十年的“老长和”的艺术风采。解放后,郑长和历任海口市历届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代表,广东省政协委员。琼剧界老先辈,作为广东琼剧院副院长,曾多次出席广东省戏剧改革会议。年近古稀的他,仍然在培养年青演员、进行琼剧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据琼剧名旦李桂琴回忆,她是1959年进入广东琼剧团的。当年,年幼的她,在海口举目无亲,来到海口那几天,食住在郑老家里,得到郑老的关照。六十年代初,郑长和已是七旬老翁,且患有高血压等症,但“老骥伏枥”的他,对琼剧晚辈不但言传身教,有时,还亲自上台对年青艺人示范性演出。

  五十年代后期,郑长和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戏剧协会副主席。1960年赴京参加全国文联会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当时毛主席紧握着郑长和的手,风趣地说:“我属蛇,你比我大一岁,我应叫你哥哥!”,说完,毛主席发出爽朗的笑声,郑长和则激动得泪流满脸。

  幕启终有幕落时,郑长和于1967年去世,一代琼剧表演艺术家在“文攻武卫”的喧哗声中,悄悄走完他的人生道路。直到1984年,海南文联才补开他的追悼会。遵照郑长和的遗愿,他的后人将他的骨灰安葬于他始终没有忘怀的家乡——塔洋镇高朗村村后的小山坡上。

  岁月悠悠,世间轮回,从高朗村走出的放牛娃,又回归高朗村这块土地……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