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羊拜亮:黎族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于伟慧 曾高文 时间:2010-08-28 15:14:15 星期六

  

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羊拜亮(右)

  羊拜亮

  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

  羊拜亮,女,黎族,1935年生,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人

  泥条盘筑制陶技艺是新石器时期的产物,一直相传至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一带传承得较好。羊拜亮是这项技艺较高的传承人。羊拜亮于13岁开始跟母亲学习这项技艺,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制陶能手。她利用木杆、木臼、木柏、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简易工具,以泥土为原料,经过挖、晒、筛、和泥和制坯、干燥、烧陶、取陶、加固等系列工序,制成的主要器具有陶釜、陶甑、陶瓮、陶碗、蒸酒器、蒸饭器等。现在这些制品已为国内外研究家、收藏家所青睐。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项新石器时代流传至今的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穿越数千年的岁月风尘,在海南昌江石碌镇保突村得以完好留存。

  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是新石器时期产物,一直相传至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一带传承得较好。2005年,该制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今年83岁高龄的羊拜亮是这项技艺较高的传承人。

  羊拜亮于13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这项技艺,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制陶能手。她利用木杆、木臼及竹刀、蚌壳等简易工具,以泥土为原料,经过系列工序制成的陶釜、陶甑、陶瓮、陶碗等器具,已为国内外研究家、收藏家所青睐。

  2007年8月,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羊拜亮作为黎族手工制陶技艺传承人入选。

  这是一个木棉花开的时节,在昌化江两岸的山间和田野上,一片片火红的木棉花儿好似天空中的一朵朵红云,装扮着海南岛西部的一个个小镇。车子一路走来,一路尽是风景,我们最后选择停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去欣赏村里火红的木棉,去拜访村里一位高龄阿婆,她,就是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羊拜亮。

1、选泥

  自幼和母亲学习烧陶

  老人居住的村子离昌江县城不远,村子就在县城所在的镇上——石碌镇,村子的名称叫作保突村,至于村名的来历,问了许多村民,我们都无法知道确切的含义。

  走进村子,鸡犬相闻,孩童嬉戏。间或耕牛走过,脖下挂着的牛铃叮当作响。在几位孩童引路之下,我们来到阿婆羊拜亮家中……

  老人的家地处村子一隅,院外是一菜园,菜园外便是田野。就在田野中的木棉树下,一位身材弱小的老人正在树下捡木棉花,老人娇小的身材在粗大的木棉树和空旷的田野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老人藏青色的衣服和火红的木棉花相映成趣。

  在我们视野中的老人,就是羊拜亮,得知我们来拜访老人,老人的曾孙女赶紧跑到田野之中,把老人叫了回来。

  老人光着脚走回家中,对于访者并不陌生,一边微笑着,一边指示旁边的曾孙女给我们倒水。我们一边欣赏赞叹着院子里未烧制好的坛坛罐罐,一边去探访老人背后的故事。

2、捣泥

  保突村:制陶技艺传女不传男

  羊拜亮的婆家和娘家都在这个村里,村子虽然不大,也有百来户人家,在羊拜亮的记忆里,在母亲一辈的妇女中个个都会烧制陶器。制陶,是保突村女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艺,就好比女孩看孩子、做饭一样,也就是在这种影响下,羊拜亮从13岁就开始和母亲学习制陶,因为在这个地区,制陶有着传女不传男的说法,羊拜亮早早地接受了这一技艺。

  保突村四周高山林立,田地很少,挖土烧陶,成为保突村妇女养家糊口的特有方式。每逢有闲空时间,村里的妇女便去田地里挖土烧陶,烧制出来各种陶器之后,便挑到附近的村子换取稻谷。

  在众多的烧陶妇女之中,羊拜亮的母亲是技艺最为精湛的一个,她制作出来的陶器样式好看,经久耐用。聪明、伶俐、懂事、能吃苦耐劳,这是羊拜亮在全村人心中的印象,而正是因为这些,也成就了羊拜亮的婚姻,才嫁给了老伴王阿度。

3、筛泥

  陶罐见证烧陶女爱情

  王阿度比羊拜亮小四岁,提起当年的故事,坐在墙角的王阿度开始用着我们根本无法听懂的语言讲述,好在阿度的曾孙女在一旁翻译。

  羊拜亮当年并不是很漂亮,但是聪明能干,很讨阿度母亲的喜欢,阿度母亲就决定让阿度娶拜亮为妻。可是阿度当时觉得拜亮并不漂亮,没有答应,但在拜亮的眼里,阿度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阿度的母亲又非常喜欢拜亮,拜亮就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动阿度。于是,有一天,拜亮连续在阿度的面前唱了三天的山歌,“虽然我长得不漂亮,但我能烧火做饭,烧陶换米……”诸如此类的歌声终于打动了阿度,于是阿度和比他大四岁的拜亮结婚了。

  阿度的母亲和拜亮的母亲一样,心灵手巧,是村里最能干的妇女之一,羊拜亮嫁到阿度家里后,又和阿度的母亲学习制陶,就这样,羊拜亮从母亲和婆婆那里学到了制陶最为精华的部分,使得她的制陶技艺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老人家中院子里的一个水罐,见证着拜亮和阿度两位老人的爱情。羊拜亮告诉我们,她嫁到王阿度家里,烧了第一件陶器,就是这个水罐,虽然过去几十年了,这个水罐还一直在使用。

  听着几十年的爱情故事,看着见证爱情的水罐,不知不觉已天黑,我们只好相约第二天看老人制陶……

4、和泥

  年轻时靠烧陶养家糊口

  第二天春光明媚,我们早早来到老人家里,老人已经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拿着铲子和挑筐,我们跟着老人去田野里取土。老人带我们走了约一里土路,土路的两旁尽是篱笆,篱笆里的稻田间生长着一株株粗大的木棉树,时值三月,木棉花开,突兀的枝头上镶着一朵朵火红的花瓣,在蓝天的掩映下,甚是打眼。偶有小风吹落花瓣,树下凋谢的木棉花同样也是一片风景。老人径直下到田里,看着田里的泥土,我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这样的泥土能烧制出陶器来。

  挖陶土到家,老人开始她的制陶工艺。晒陶土、舂陶土、筛陶土、和泥、制作器底、搓泥条、泥条盘筑、制坯、摆放陶器、露天烧陶。这就是烧陶的整个步骤。

5、盘筑泥条

  制作了一辈子的陶器,使老人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娴熟。老人一边制作,一边在讲述着当年的情景。

  老人嫁到阿度家之后,生活一直窘迫。他们生有四个儿女,在当时的情况下,养活四个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村里田地有限,稻谷根本就不够吃,拜亮只好靠烧陶换米来养家糊口。可是在当时制陶也辛苦,因为白天要为生产队出工,大多是晚上制陶,等家里人都睡了,羊拜亮要挑着筐,去取土,制陶。

  “那是物物交换的年代,一件陶皿能换多少粮食,要看陶皿的容量,它能装下多少稻谷就换走多少稻谷。”羊拜亮的孙媳妇文阿芬说。

6、制胚

  由于羊拜亮的技术好,每次都能烧出大的陶器,而且很耐用,附近的人都喜欢用稻谷换羊拜亮烧出的陶器。

  渐渐满足了附近的村子陶器的使用,羊拜亮开始为生活奔波到更远的地方换取稻谷。老人去最远的地方都要跑到东方的八所,白沙等地。

  夏天的太阳很毒很热,光脚走在地上十分烫脚,羊拜亮就随便在路边采些草,编上一双草鞋继续赶路。

  有一次她和村里几个妇女挑着陶器去卖,没想到爬山的时候脚下一滑,自己摔了一跟头,肩上挑的陶器全部摔碎。当时羊拜亮看着走出来的几十里山路,又要空手回家,想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在等米下锅,她坐在地上,一直哭到天黑,但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家里,连夜挖土制陶……

  有时走到一个地方陶器换不到稻谷,羊拜亮只好守在那里,给大户人家干工,不要工钱,只要能管饭就行,一直到把身上的陶器换成稻谷。但偶尔碰到有卖鱼的,羊拜亮也会用陶器换上几条小鱼,回到家里给老人孩子改善生活。

  就这样,老人靠着烧陶,养活了一家子人口。

7、烧陶

  制陶手艺传承孙媳妇阿芬

  老人一边讲述年轻时的故事,一边在做陶器,一团团黏土,在阿婆的手里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老人原来也没有想过,自己做的陶器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认可,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收藏。

  据文阿芬介绍,前来拜访阿婆的人很多,有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喜欢收集收藏阿婆烧制的陶器,而这些,都是起自2005年以后。

  那是2005年的一天,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的人陪同省里的专家来到保突村,找到阿婆,说是她的制陶技术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阿婆不懂得具体是怎么回事,但家里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又过了一年以后,昌江黎族手工制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拜亮也入选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老人也开始着急,开始急着把这项技艺传授下来,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孙媳妇文阿芬成了老人传承的首选。阿芬勤劳、聪明,每次制陶的时候,老人都把阿芬叫到跟前,一边做一边给阿芬传授技艺。

8、淬火

  如今,阿芬是保突村技术最好的制陶师之一,也是保突村委会为数不多的制陶师了。

  37岁的阿芬不善言辞,说话时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在阿芬介绍其间,阿芬和阿婆已经把十几个各式各样的陶器都做好了,有饭碗,有水罐,有茶壶,有煮菜用的锅。

  由于刚做好的陶器需要晾晒,阿芬和阿婆只好拿出几天前已经晾晒好了的为我们烧制,阿芬在田野间摆放好木柴,一件件地把陶器放到木柴上,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看见一件件陶器在火里烧制,我们不由得感叹,几千年前的烧陶技艺还能保留至今,真是人类的幸运,我们也默默祈愿这项制陶的“活化石”继续传承下去……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