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诞生始末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0-09-17 14:21:45 星期五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深情演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资料图片)

  

  创作于1970年代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最早刊发于《战地新歌》第二辑。词曲作者分别是郑南和刘长安,二人都是广州的文艺工作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在这辑歌曲中选中了这首歌,他热情似火、高亢嘹亮的传唱,使这首歌曲如同插上了矫健的翅膀,飞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不管是词曲作者郑南和刘长安,还是演唱者李双江,在创作、演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时候,没有一个到过海南,没有一个见过五指山和万泉河。三个都没看见过海南什么样的人,是如何共同为海南打造了一张早期的名片?这首歌又为何在1987年的春晚重新唱响?本期专题为您解密。

  被称为海南早期名片的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创作于1970年代,最早刊发于《战地新歌》第二辑。说到1970年代的歌坛,《战地新歌》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最早发表于《战地新歌》第二辑

  1970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到如火如荼的中期。1972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歌曲集《战地新歌》,书名出自毛泽东的诗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以示这些诞生于“文革”战斗中的新歌比以往的旧歌更“香”。选编这些歌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编者按明确说道,这本歌曲集遵循了毛主席关于“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进行选编的。第一辑前几首歌曲分别是《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战地新歌》的出版,成了当时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后依惯例每年都出版一本《战地新歌》,一直到1976年共推出了五辑。《战地新歌》中的很多歌曲密切配合政治形势,鼓噪一时,比如1974年的第三辑收入了“文革”政治歌曲的“压卷之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此歌感情干瘪,节奏死板,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群众演唱会上经常高唱,“就是好!就是好!”,喊声几近疯狂,使许多过来人难以忘却。

  但是,在那文艺资源十分匮乏的岁月,在《战地新歌》一至五辑中,一些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仍然在群众中流行开来,比如《阿佤人民唱新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北京颂歌》等,甚至包括《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这一类歌曲。

  《战地新歌》第二辑开始向全国征稿时,广东省送来了这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词曲作者分别是郑南和刘长安,二人都是广州的文艺工作者。经过一番评审,这首歌入选1973年出版的《战地新歌》第二辑。正是从这一年起,每年的《战地新歌》的出版发行,播放传唱都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所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在这辑歌曲中选中了这首歌,他热情似火、高亢嘹亮的传唱,使这首歌曲如同插上了矫健的翅膀,飞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三个未到过海南的人共同打造海南名片

  其实,不管是词曲作者郑南和刘长安,还是演唱者李双江,在创作、演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时候甚至以后很多年,没有一个到过海南,没有一个见过五指山和万泉河。三个都没看见过海南什么样的人,却共同为海南打造了一张早期的名片。

  郑南和刘长安俩人在广州工作,他们祖籍都在北方,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二人抱定的宗旨是,艺术创作既有个性的东西,更多的是有共性的东西。这首歌以海南岛为背景,反映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这一点是天南地北的战士所共同的。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怀就是艺术的共性,不管到没到过海南都是相同的。于是他们查找了许多资料,对海南岛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以及生活在海岛上的渔民的特点等,都尽力作了详细地了解。

  其实我们从歌曲中能够看出,词作者一是受当时红色年代所局限,二是并未亲临海南,真正感受南国风情,仅靠翻阅资料,而翻阅资料又偏重于了解海南岛的革命历史,所以歌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是红色海南,革命之岛,而并非现在旅游观光者们眼中的绿色海南、热带风情之岛。像歌词中的“我爱五指山的红棉树,红军曾在树下点篝火,我爱五指山的红石岩,红军曾在石上把刀磨”,“我爱万泉河的清泉水,红军曾用河水煮野果。我爱万泉河的千重浪,红军在这里把敌人赶下河”等句子都显得空洞,大而无当。但在那个岁月,这样的歌词却很正常,很普遍,要知道,山山水水都只是革命的背景,都是拿来为革命服务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里最能表现海南风情的那场斗笠舞蹈,伴舞的歌曲不也是为了歌颂革命的吗?歌中唱道:“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首十分流行、传唱广远的的《请到天涯海角来》的词作者也是郑南,这首歌由沈小岑演唱,也成为热情海南的召唤之歌。这时词作者已经到过海南,对这个四季花开的地方有了深切的认知,于是,后一首歌词就写得感性、具实和生动了: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

  歌唱家李双江虽然早在1973年就完美地演唱了《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但在这支歌传唱了差不多十年以后,他才第一次来到海南。那是1982年,李双江随“心连心”艺术团慰问西沙部队官兵,他才有机会来到五指山。仰望着这座他在歌曲里反复歌颂的雄伟之山,感慨五指山比他想像中还要壮丽。从那以后,李双江还随着中央电视台《军歌嘹亮》摄制组一起来到过五指山,当然,在拍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MTV时,他更是在五指山下、万泉河边留下了歌声和身影。

  原唱者并不是李双江

  在中国歌坛上,李双江堪称一代歌王。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媒介。《船工号子》《牧马之歌》《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再见吧妈妈》等等,都是李双江演唱的最为著名的曲目,这些歌曲经他出色的演绎以后,红遍全国。但这支《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首唱却并不是李双江,而是另一个名叫游国屏的男高音歌唱家。

  游国屏,福建永定人,1963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考进北京华侨大学艺术系声乐班学习声乐。毕业后不久,调入广州市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游国屏擅长唱东南亚歌曲和一些世界名曲、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首唱了《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他演唱的这首歌还被灌制成了唱片送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事实上,《战地新歌》第二辑发行时,其中的歌曲都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陆续播出,播出前还要报出词曲作者、演唱者及其单位。在《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前面报出的演唱者是“广州歌舞团游国屏,广州歌舞团小乐队伴奏”。游国屏版本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有三个月之久。

  而李双江对《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演绎,则更有力地推动了这支歌曲的传播。他的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称赞李双江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为了达到演出效果,李双江经常把歌曲原调提升1—3度,最为典型的就是这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原唱游国屏是用F调,但李双江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High C(音乐术语,大概意指男高音中的高c大调)上,大大提升了歌曲内涵。另外比如《北京颂歌》原调也是F调,李双江也是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了C3上,整首歌顿时亮丽了很多,他的再度演绎往往都大大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演唱难度。

  1987年春晚重唱 为海南建省作铺垫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样一件事情,在1987年的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舞台上,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出场,演唱了这首老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歌声一如既往地热情奔放,音质辉煌而华丽,当年正是他用这金色的嗓音唱红了这首歌,让“五指山的红岩石”、“万泉河的千重浪”被全国人民熟悉。

  但是这首歌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唱响了,为什么十几年后央视春晚会选中这样一首老歌?当时很多人觉得不是特别能够理解,但是倒也能够接受,因为这首歌曲调辽阔优美,已经成为李双江的一个品牌,也应该算作他的成名曲之一,由他再度唱起,倒也有几分怀旧的意思。

  结果过完春节后不久,就传来了海南建省的消息。1988年4月,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时再回头看这一年的春晚,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老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再次唱响,是在为海南建省做先期的舆论工作,是在向全国人民再次宣传海南。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中,有橡胶、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植物和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丰富矿产,还有那“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的南国旖旎风光。美丽海南,椰岛风情,是现在的海南旅游业积极推销和宣传的重点,但其实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让海南名声大振的却是不含半点商业目的的一剧一歌,剧是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歌就是红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推介海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再合适不过,因为当年很多人正是通过这首歌,知道了海南,了解了海南。它已俨然成为海南最早订制的一张至今行之有效的老名片了。  (作者为《四川文学》总编辑)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