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海南老兵讲述往事:叶剑英夸我“军中活地图”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卓兰花郑立军 时间:2010-09-27 13:55:00 星期一

  被叶剑英元帅赞誉为“军中活地图”的卢凯森,19岁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海南军区第132师385团工兵连任三排排长,人称“娃娃排长”,却练就了不一般的“身手”:他对海南全岛的地形地貌,尤其是战略性防御工事了如指掌,并能倒背如流。1975年,叶剑英元帅到海南视察长达40天,时任海南军区作战处处长的卢凯森全程陪伴叶帅,就海南全岛防卫和南海诸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海域防卫,向叶帅作了详尽的介绍。“军中活地图”的雅号由此传开……

  郑立军1972年踏上海南岛,在海南当了15年兵,他在三亚榆林要塞司令部当参谋时,曾参与接待了王震、黄华等不少中央首长。

  八一建军节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卢凯森和郑立军这两位老兵,透过他们对往事的追述,军中将帅与领袖的卓越风范生动再现于读者面前。

  七月的一天,适逢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电话采访了远在山东颐养天年的卢凯森老人,电话那头,已七十高龄的卢凯森老人在回忆军中往事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叶剑英元帅在海南视察的40天里,我有幸全程陪同,真是一辈子的荣耀!”

  卢老说,“我得知叶帅夸我是‘军中活地图’,还是总参谋长杨得志传的话哩!”

  1985年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又来海南视察,原广州军区政委王猛提前抵达三亚榆林要塞,迎候杨得志总长。王猛政委多次来海南视察,卢凯森也多次陪同过王政委,一来二去,王猛政委对卢凯森也熟悉起来。

  这一次,杨总长到海南视察,卢凯森是以海南军区12师副师长的身份,陪同王猛政委到海南陵水机场迎接。

  两位老战友未等寒暄几句,杨得志就朗声问王猛:“听说你们海南军区有位处长是活地图啊,叶帅多次向我提起,还说部队机关建设就是要培养这样的骨干,越是现代化建设,就越要强化骨干队伍的培养。”

  王政委听了杨总长的话,很受鼓舞。他示意卢凯森,随他到杨总长身边,“总长,叶帅说的‘军中活地图’,就是这位处长卢凯森,当年是海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西沙自卫反击战指挥部的重要成员之一,现在是守备12师的副师长。”

  杨总长亲切地注视着卢凯森,语重心长地说,“叶帅从不轻易当众夸奖部下,更何况夸你是‘军中活地图’呐!”“要知道,叶帅是我军第一代‘军中活地图’、‘军中智多星’,谁人能与他比?希望你珍惜荣誉,向叶帅学习,为军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几天后,王政委送走了杨总长,回到广州军区。不久,王猛政委便在军区的机关干部大会上,传达了叶帅和杨总长关于“军中活地图”的相关谈话,号召军区各级机关单位,学习卢凯森“军中活地图”的业务精神,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一时间,卢凯森成了军中脍炙人口的人物。

  “娃娃排长”与新兵同龄

  卢凯森,193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烈士后代。1957年,年仅19岁的他从南京工程兵学院毕业,分配至海南军区第132师385团工兵连任三排排长,年纪比一、二排排长都小了一轮,与全连最小的新兵同龄。

  有一件事让卢老永生难忘。“老连长关忠义论年龄可当我的父亲,他担心我想家哭鼻子,就与指导员袁长和商量,自掏腰包,轮流在休息日带我从驻地到文昌县(现文昌市)龙马乡小街上,买花生和芭蕉给我吃。当时我心里挺矛盾,军官带头上街吃零嘴,士兵们怎么看,但我又怕失去那份‘父爱’,我父亲牺牲得早。”卢老深情地回忆。

  第二年,卢凯森被调到师工兵教导队,那年他20岁,成为全师唯一的科班出身的教员。不到一年,他又调到海南军区国防工事建筑工程指挥部任技术员。

  卢老告诉记者,当时的海岛防御工事,与战略方针紧紧相连。1964年前,海南的军事防御有苏联专家参与,基本口径是:“一线防御、滩头防御、支撑点式防御”。

  1965年后,战略防御由沿海防御转入岛内山区山地防御,防御口号是:“依托五指山,死守榆林港,保卫海南岛”,阵地建设主要选择在山区。


  “1970年,我任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我必须对全岛的阵地配系、兵力部署、战役战略、首长意图完全理解和掌握,亲历全岛各个阶段工作的每一步进程。”卢老说。

  1974年,中央决定,加强南海海域诸岛的防卫。由此,海南军区作战处又组织了对南海诸群岛的战略研究。

  “由岛内到岛外,由陆地到海洋,海南的安宁,祖国的安宁,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当年卢老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研究,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叶帅教导铭记于心

  1975年8月,叶剑英元帅到海南岛视察,专事海南岛及南海风云的战略研究。叶帅住在三亚军分区榆林大院,这在当时是极其保密的要事。

  卢老说,第一次面对叶帅就很有趣。“我先是立正,敬礼,笔直的腰板纹丝不动。叶帅非常欣赏我标准的军姿,微笑看着我,给我下达指令:‘每天把外电反映综合汇总,上下午各报一次。’”

  “叶帅的话语简洁明快,脸上的表情和蔼,就像父辈对晚辈那样。”那一幕,卢老回忆起来倍感温馨。

  从那天起,卢老全天候的守护在叶帅身边、或在营区待命。“我的任务是把叶帅的指示、要求及时向广州和海南军区的首长汇报,办好叶帅工作需要的各项事情。”

  在陪伴叶帅视察期间,“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叶帅问得最多,谈话最突出的是西沙、南沙、中沙方面的作战思想及战略地位,以及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视察期间,卢凯森陪伴叶帅乘舰艇在海上视察,面对叶帅十多次的发问,他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卡壳和一丝差错。从1957年卢凯森分配到海南军区,至1975年叶帅视察海南这一年,18年间,卢凯森对海南的工事构建、阵地建设、战场预设、纵深联系有着深透的勘察和研究,以至某一处重要工事的详情他向叶帅汇报时,甚至可以倒背如流。这是卢凯森的过人之处。

  海上视察回到驻地,叶帅很满意卢凯森的情况汇报。晚饭后,卢凯森陪叶帅散步,“叶帅特意让我走在他身边,意味深长地说起了参谋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叶帅说,世界各国军事形势多变,部队建设也不断面临着新情况,机关建设也会不断遇到新问题,作为参谋人员,不仅要做到“会讲、会写、会算、会画、会测、会谋”六会,而且要对辖区、防区的社会、地理、人文情况准确掌握,努力成为“活地图、活字典。”

  卢老说,由叶剑英元帅、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共同倡导的部队建设“大练兵、大比武”,发起于1964年,在1965年达到高潮,在世界、在我军都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地方建设的很多部门、单位也效仿部队的“大练兵、大比武”。大比武期间,叶帅首创的“参谋人员六会”,早已深入人心。

  叶帅给总理“送”海龟

  叶帅在海南住了40天,卢凯森从生活点滴和细节方面,感受到了叶帅伟大的人格魅力。

  卢老告诉记者,叶帅在海南一边观察南海风云,运筹南海战事,一边关注在北京的周总理的病情,一天要打几次电话回北京了解情况。“有几次,在不经意间,叶帅面色严峻,对我倾倒他的烦恼。”

  “叶帅说,总理累啊,总是关心着全国的大局,关心着人民的安危;对来自内部的各种干扰,既要抵制,又要讲策略,这就既累心又要累身体了。总理说,当了人民总理,大事小情都要料理,总得管理该管的、该理的,否则,主席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又如何去落实呢?”

  在叶帅视察期间,有一次,西沙部队的战士在海滩上捉到了三只海龟,部队派人送给叶帅。叶帅是广东人,懂得海龟肉对体弱病人有滋补作用。叶帅向有关部门深深道谢,随即安排人员立即想办法将海龟送到北京,给总理补身体。

  卢老缓缓地说,“那一次,叶帅焦灼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送海龟给总理既是叶帅个人的心愿,也是当时全国军民的心愿啊,大家都期望总理快点好起来。”当时卢凯森在场目睹了这一切。刹那间,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1978年至1986年,郑立军曾参与接待王震、黄华等不少中央首长,增长了见闻。


  “我陪黄华坐前排”

  在海南当过15年兵的郑立军,回想起1983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黄华来海南视察时,他那平易近人、质朴谦和的态度,至今仍觉得心中一阵阵的温暖。

  “辛苦你了小郑”

  1983年,郑立军在三亚榆林要塞司令部军务科任军务参谋,这年3月25日上午10时,接到科长洪炳华通知,立即去师长办公室领任务。“我与师长刘喜斌都是河北人。刘老1943年入伍,是我尊敬的前辈。”老郑说。

  “找你来有重要任务,副总理兼外长黄华要到我部慰问,你全程陪同。”刘师长语气坚定。“黄老能来咱们师是部队的光荣,黄老对我国外事工作的贡献巨大,我们的接待工作不能走样。这次黄老提出轻车简从,强调只要一人陪同,首长越是这样,咱们越要细心。”刘师长神色严肃地看着郑立军。

  师长接着说,“我把专车调来给黄老用,你带上我签发的特别通行证,黄老在部队三天,想去哪里,都由你全程陪同,不能有任何闪失!”

  当天晚饭后,郑立军接到指示,来到部队大院一号房,见到了黄老和陪同黄老的广东省委雷秘书长。黄老得知,他在海南呆3天,全程将由郑立军来陪同,便朝他微笑,“那就辛苦你了小郑。”全然没有郑立军想象中中央首长的威严。

  “该让就让一让嘛”

  头一天,郑立军陪黄老上西岛。他告诉黄老,自己曾在西岛上当过炮兵班长和炊事班长。黄老听后,饶有兴致地向他了解岛上的情况,从部队训练到军民关系,从战士们的淡水够不够用、洗澡方不方便到蔬菜够不够吃,以及战士们的身体状况等等,黄老问得很仔细。

  闲谈间,黄老听郑立军讲述贺子珍在西岛的故事。黄老淡淡地笑了,“那才是真实的贺大姐,说话和做事的风格一点都没有变,几十年始终如一,她在老红军和人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大气的人。”

  对簇拥在身边、威震南疆的“娘子军连”和“八姐妹炮班”的姑娘们,黄老更是赞誉有加:“早就听说娘子军连和八姐妹炮班姑娘枪打得好,炮打得准,人长得美,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实弹射击成绩别老压着部队小伙子,该让就让一让嘛。”黄老风趣的话语,引得在场的战士和姑娘们一片欢声笑语。

  随后,郑立军陪黄老来到淡水井和战士们开垦的菜地考察。每一口井的井水,黄老都要舀起来尝一尝。黄老走到正在劳动和训练的战士们中间,像慈父看望孩子一般,把几个年轻战士的衣袖、裤腿撩起来,看有没有被蚂蟥咬到,又看战士们的胸前后背和手臂脚掌,看有没有因岛上湿气重而患汗斑、皮癣等常见的皮肤病,并询问战士们有没有掌握防治皮肤病的方法。

  黄老赠十六字诤言

  陪伴黄老的3天时间转眼即过。临别,黄老提出见部队的指战员。接见后,师里安排团以上干部与黄老合影。郑立军作为副营职参谋,自然轮不上。就在他感到遗憾时,只见黄老站起来,招手示意:“小郑这几天陪我很辛苦,服务很周到,过来合个影。”

  “这回破破例,让小郑陪我坐前排。” 黄老面对在场的人士说。就在郑立军不知怎么办才好时,黄老再一次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临回北京前,黄老赠给郑立军十六字诤言: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他如获至宝。部队交代,合影照片由郑立军负责转呈给黄老。1987年,郑立军转业回到河北省兴隆县,曾往北京给黄老寄照片,终因地址不详被退了回来。

  1994年春,郑立军任兴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他们与宋庆龄基金会联手搞资助希望小学的活动,该基金会副主席马联玉专程来兴隆县召开联谊会,郑立军委托马老回京帮办两件事,一是给黄老捎去他这个“海南兵”11年来最真诚的问候,二是给黄老捎去那张合影,了却了他的心愿。

  郑立军回忆33年前贺子珍大姐上西岛

  曾经在海南当兵的郑立军回想起33年前,见到和蔼可亲的贺子珍大姐的往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1975年,25岁的河北兵郑立军在西岛的兵营里当炊事班长,管着11名“伙夫”。1975年春节刚过,北方时值隆冬,与天涯海角毗邻、距三亚港十几海里的西瑁洲岛却是春意盎然。带来春意的不是别人,正是贺子珍贺大姐。


  慈祥的贺大姐

  那天上午9点刚过,部队通知战士骨干到码头迎接首长。首长是谁,照规矩不便多问。郑老说,“那些年由于‘南海明珠’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岛上威震南疆的‘八姐妹’炮班,迎接首长到西岛上视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可是那一天我们还是觉察出异样来,我们的守备队长朱才周这天穿着笔挺的新军装,同大家一起站在欢迎首长的队伍里。”“他交给我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叫我这个河北兵用普通话向首长问候‘首长好’,并回答首长的问话。”“当时我心里紧张得直打鼓,问候首长不难,难就难在我不知道来的首长是谁,将如何回答首长的问话,生怕分寸拿捏不准。”

  西岛的码头不大,横向8米左右,大吨位的船舶停靠不了。中央首长等人来西岛视察,都在陆军船队换乘登陆艇,这天也不例外。靠近码头的登陆艇尚未停稳,一位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迅速跳上码头,用平和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不要叫首长,就叫贺大姐!”

  年过花甲的贺大姐登上码头,列队欢迎的战士们簇拥着她。贺大姐走到战士们面前握手并一一问候,从口音上判断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大姐竟然还能说出士兵的籍贯,这让大家感到亲切不已。

  当贺大姐握住我的手时,我听见贺大姐说了一声“辛苦了。”我立即对大姐说,“贺大姐,您好!”把刚才朱队长交待的问候语忘得一干二净。

  只见贺大姐转过头来问我,“北方人吧?”

  “是,河北人。”我答道。

  “一北一南,过海来参军,不容易啊!想家吗?”贺大姐慈祥地看着我们这些“兵娃子”,她的话勾起了大家的思乡之情。

  情系主席的贺大姐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贺大姐对待我们像自家的弟妹一般,说话毫不“设防”,“当年离开主席没去苏联,我住在新疆的半年多时间里,主席几次捎信要我回去,其中还有一次是组织安排把从新疆准备去苏联的同志全部接回延安,我硬是留了下来,最后去了苏联。要说后悔,这次最后悔!”

  “与主席分开一别20年,再见到主席己是1959年了,当时我正闲居在南昌,忽然有一天接到通知要我上庐山见毛主席。见到主席后,我的眼泪流个不停,总想多看几眼主席。主席有一句话最让我感动,他先后说了几遍‘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贺大姐说。

  在部队凉亭座谈后,我们又陪贺大姐到东山头岸边的炮兵阵地,观看了“八姐妹炮班”的操炮表演,到哨所看望了值班战士,到我任炊事班长的炊事班看望了大家。午饭时,贺大姐不搞特殊,和战士们一起坐水泥凳上吃饭,用餐标准是和士兵一样的饭菜,外加半碗清汤。

  贺大姐在西岛上做短暂停留,她离开时,大家都站在码头上目送着大姐远去。

  西岛题诗背后的故事

  西岛老兵郑立军对叶剑英元帅的印象,来自叶帅在西岛上的题诗。

  日前,郑立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部队把叶帅的题诗镌刻在队部门前的大墙壁上,他们作为曾经的守岛战士,每天进进出出,抬头就可见着叶帅的诗,直至1982年,他调任离岛。“叶帅的民主儒风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养和风范,都是今天我们年轻的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老郑告诉记者,叶帅西岛题诗的背后,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1971年1月8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到海南岛的西岛视察慰问。按规矩,国家领导人到访是绝密事情,但由于西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守岛的干部战士、民兵“娘子连”和“八姐妹炮班”姑娘,那些年陆续接待了多位中央首长,对于叶帅的到来,他们一如既往地做好各种准备。

  “叶帅是儒将,平时能诗能文,此次上岛,部队不想错过机会,想请叶帅为西岛题诗。”老郑说。

  想法一经形成,战士们就兴奋不已。陪同叶帅上岛的首长,还有当年海南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王昌虎、榆林要塞区司令员王碧芝,他们都是抗战时期的老战士。当部队把请叶帅题诗的想法向王碧芝司令请示时,王司令欣然一笑,“叶帅是大诗人,军中才子,守岛战士求一首诗,叶帅能不答应?”

  果真如王碧芝司令所言,观看完“八姐妹”炮班操炮和射击表演后,叶帅在操炮阵地,面带微笑与“八姐妹”及在场的战士合影。这时,有人适时地提出了题诗的请求,王碧芝司令则在旁“鼓动”:“西岛的干部战士和女民兵对学习文化、作诗作画很重视,常常互相学习,举办联谊活动,叶帅何不题一首诗,鼓励他们学军事、搞战备、学文化,留作一份纪念吧。”

  话音刚落,只见叶帅欣然应允,但要求是要与姑娘神炮手们座谈,征求意见,军营男子汉都可以参加,来个众人作诗火焰高。叶帅风趣地说,“在军营的传统民主建设中,可以增加一条原则‘作诗民主’”。

  叶帅的建议,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拥护。作诗的“阵营”立即摆好,“八姐妹炮班”陈开桃、陈香妹、吴召奉、张金蕊等坐在叶帅对面,部队领导端坐外围,叶帅身边则是王昌虎副司令员、王碧芝司令员相伴。

  叶帅从“西岛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诗歌的主题和立意。有着高中学历的吴召奉“打头炮”:“我们是南海的前哨阵地”,“八姐妹炮班”班长陈开桃说:“我们八姐妹炮班的任务,就是打击来犯的海上目标。”话头一开,战士们都兴致勃勃,争相“作诗”,叶帅微笑看着这些后生和姑娘们,频频点头。

  最后,叶帅集中了大家的“诗作”智慧,脱口吟诵:“持枪南岛最南方/苦练勤操固国防/不让敌机敌舰逞/目标发现即消亡。” 后来,叶帅的这首“民主新作”诗被刻在西岛队部门前的大墙壁上,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守岛战士,都将这首诗铭记心中。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