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海口各大院校新兴“校漂族” 毕业不离校
来源:中新网  作者:  时间:2010-09-30 11:16:47

  海口网9月30日消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后不离校,而选择在校园里或是学校周围继续“漂”着,过着和上学时一样的生活——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看书,去教室听课,去学校操场踢球。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后不离校,而选择在校园里或是学校周围继续“漂”着,过着和上学时一样的生活——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看书,去教室听课,去学校操场踢球。海南的大学毕业生中,如今出现了一群“校漂族”。

  海南高校论坛中,有网友总结,根据“漂”的目的不同,将“校漂族”分成几大门派。有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为了职业理想而拼命奋斗的“打工派”;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的“浪漫派”。

  “今年我考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笔试差2分没上线,所以我决定再复习一年,誓将考研进行到底。近一年来,我每天早上6:30准时起床,从住处步行到海师大的教室开始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下午继续在自习室学习到十一时。”记者采访孟宇的时候,他正在海南师范大学的自习教室看考研政治。他的住处是海师大附近金花村的一个10平米的单间,每月租金400元。

  “住在学校附近,不仅便于获得各种考研的学习资料、培训信息等,而且学校的环境正是安心学习的好地方。”孟宇说,住在学校附近,生活花销划算,经济压力较小。

  金花村是海师大一带“校漂族”的聚居地之一。7时刚过,陆续走出小区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孟宇说:“金花村至少住着上百个‘校漂族’呢。这些大都是我的校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考研的,但也有不少正在找工作或者已经工作的。在校的时候我们不认识,现在都比较熟悉。”而在海口市的各大高校周边,这样的聚居区更是多如牛毛。

  记者在海南多个高校的校园BBS论坛上看到,有不少人发帖求租校园附近的房子或床位,而且会注明自己是考研的,或者找工作的。在海口不少高校的周边小区内,都有一些家庭旅馆,他们在网上打出的招牌就叫“大学生求职公寓”。这些地方往往是提供单个床位,每天5元-10元。


  “我可能是有一种‘恋校情结’吧,一时还摆脱不了呢。每天,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吃着食堂的饭菜,就很安心。唯有在学校,我才能找到归属感。我的两个同学因为准备换工作,也准备搬回来一起住,加入‘校漂一族’。”王丹说。目前,王丹已经在海口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却仍“漂”在海师大校园的小区里。

  来自山东的刘锦2009年毕业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愿意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男友现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大三,我不想因为分开两地影响感情,索性在海口找了份工作,在邻近学校的居民区租住。”刘锦说,他们还是跟上学的时候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再到校园里散步聊天。

  海师大杨老师认为,大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社会。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

  “校漂”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形式,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及早融入社会。

  [2]


  关注“校漂族”如何走出"校漂"专家给出建议

 

  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大学校园出现了滞留在校的“校漂族”。“校漂”现象或多或少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对社会的排斥,专家表示这种生活方式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每天早晨8时起床,12时到学校食堂吃午饭,饭后到图书馆看书,晚饭后打场篮球,有时间到自习室去看书。”23岁的朱自立是重庆某大学2005级的毕业生,由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加入了“校漂族”。

  朱自立说,现在的他一门心思只想考研。

  朱自立本科学的是广告学专业,今年6月毕业后一直留在学校,目前想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专业研究生(论坛) 。朱自立曾担任学生会负责人,学弟学妹们对他都很熟悉,恰恰是这样的熟悉,给他平添了很多烦恼。

  “我内心特想快点离开学校,因为呆在学校很尴尬,谁碰到都会问我:你怎么还没离校呀?”8月10日上午,在该校图书馆门口,朱自立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3]


  校漂族:我的梦想,漂向哪里?

  事实上,记者连日来在重庆的部分高校采访中发现,和朱自立有着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被人们称作“校漂族”。

  校漂族,指的是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的人群。他们以各种理由滞留在学校,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

  “‘校漂族’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边缘人’,我们既不是在校大学生,又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张乔表情尴尬地告诉记者,她和朱自立一样,已经毕业却还滞留在学校。

  “有人说我们是‘大五生’、‘回锅班’、‘社会系’,从表面上看,我跟那些学弟学妹们确实没什么两样。”张乔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她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为了维持生活,张乔每个周末都要靠做家教挣点生活费用。除了均摊的87元钱房租,她每月的花销只有200多元钱,日子过得十分节俭。

  张乔告诉记者,在学校周围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人,他们有的是考研落榜的学子,有的是在职人员,有的是辞了职专门回来充电、考研的,大多租住在学校附近,出现在学校的自习室、食堂等地方。

  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有的大学校园甚至出现了“校漂族群落”。

  记者了解到,“校漂族”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数量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热门专业的“校漂族”数量较少,而传统和冷门专业的“校漂族”相对较多。“校漂族”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其整体呈现增多的趋势则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上海部分高校进行过一次调查显示,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有专家预测,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的高校周围,“校漂族”已达数十万人。

  “校漂族”,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问题。

  [4]


  社会:包容并担忧着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除了极少数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边缘群体外,目前,“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想给学历镶金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本该已经就业却还在“啃老”、“校漂”的他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妥协。

  对于“校漂族”的存在,社会各界也有着不一样的声音,其中,家长们大多持支持的态度,而社会的包容度也较高。在记者的采访中,三分之二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附近居住,在校内学习,自己感觉很放心。

  在校大学生对“校漂族”的看法大多持正面的鼓励态度。正在重庆工商大学就读大二的李微告诉记者:“我们对‘校漂族’的肯定实际上也就是对自我未来出路的一种可能性设定,在越来越多的‘校漂族’面前,我们在心理上就已经认同了毕业后走上‘校漂族’道路的可能性。”她表示,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考研失败,自己也可能加入校漂行列。

  根据调查,虽然当今社会对“校漂族”的总体态度比较宽容,但有一部分人仍然对“校漂族”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校漂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占用了在校学生的资源,对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辛文娟表示,“校漂”现象或多或少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对社会的排斥,他们希望生活在“温室”里,对校园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这也如同温水里的青蛙,当你觉得校园环境已经不适合生存下去时,想跳出去已经晚了。

  重庆大学大三学生郭鹏则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学以及生活资源毕竟有限,“校漂族”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这些资源,妨碍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比如自习时间教室里人满为患,有些选修热门课的本校学生占不到座位。学校方面也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限制听课的人数。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