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1949,海南特区长官之争的台前幕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钟一 时间:2010-10-08 15:28:39 星期五

  3.第二方案

  现在常见一些报刊转载“三种方案”的说法,说的是蒋介石在败退台湾时制订了三种方案的,其中第二方案就是以海南岛为最后退路的。

  叶永烈在《国共风云》(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中就这样描述:蒋介石在危败之际,原本制订了三种方案:一是以四川为中心,西南为根据地,走当年抗战的老路,与毛泽东长久对抗。二是以海南岛为最后退路。三是以台湾为最后退路。如果这三种方案都失败,则退到菲律宾,组织流亡政府。重庆、成都、西昌的接连失守,使蒋介石的第一方案宣告破产。就在打下西昌之后,半个多月——(1950)四月十六日傍晚六时半,几百艘木帆船从雷州半岛出发,朝南驶去。薛岳知道海南岛难保,曾面见蒋介石,请求从海南岛主动撤退,遭到蒋的拒绝。蒋介石说:“海南岛是反攻大陆的跳板,不可放弃。”经过十多天的战斗,海南全境已是解放军的天下。于是,蒋介石第二方案又告破产。这样,蒋介石别无选择,只能实行他的第三方案——以台湾为最后退路。这样,毛泽东和蒋介石以台湾海峡为“楚河汉界”,继续对立着。

  按照这种说法,则蒋介石是在海南岛获得解放之后,也就是说在他的第二方案宣告破产的情况下,改为实行以台湾为最后退路的第三方案的。实际是,这种类似于沙盘推演式的结论,似是而非,在逻辑推理上和历史事实上都不成立。仅仅就文中蒋拒绝薛岳说“海南岛是反攻大陆的跳板,不可放弃”,就难以取信。海南战役对于蒋介石而言,正是主动“撤出海南”、“弃守海南”的。为此,蒋介石于1950年5月16日还发布了所谓的《为撤退舟山、海南国军告大陆同胞书》,蒋经国也一度为“撤退海南”辩护。

  更何况,“三种方案”的说法,完全看不到在下野之前,蒋介石已经做好撤退台湾的各项准备,包括人们已熟知的黄金运台,也完全看不到1949年海南是蒋桂这国民党内两大势力较力的重要场所,蒋氏心腹陈诚筹计海南,桂系大将白崇禧更是以海南为退路,甚至一度还做好将国民政府迁到海南的准备。

  历史真的不是历史学家的沙盘推演。

  4.向华辞任张发奎

  陈诚给蒋介石的建议,请张发奎前往海南主持军事,到头来,蒋介石是任命张发奎为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1月18日,即蒋介石在下野的前三天,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薛岳为广东省主席、张发奎为海南特区行政长官、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朱绍良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陈诚为台湾警备总司令;1月19日,再任命朱绍良为福建省主席、方天为江西省主席;1月20日任刘攻芸为中央银行总裁。

  部署既毕,蒋介石才于1月21日10时许发表引退文告,宣布“身先引退”,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当日下午,蒋飞杭州转奉化。

  据陈诚回忆:“总统引退之日,除任命汤恩伯现职外,并明令薛岳继宋子文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张发奎为海南特别区行政长官,朱绍良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

  立法院于1948年8月15日通过将海南改为特别行政区,蒋介石于1949年1月18日任命张发奎为海南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其法理根据就是据此。

  2月1日,粤、穗各界欢迎、欢送余汉谋、薛岳、张发奎三位将军大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到会2000余人。余、薛联合致答词。但是,张发奎却因不愿去海南就职,另致答词。

  张发奎为什么不愿去海南就职呢?目前为止能看到的说法是,张发奎因提出“有兵”、“有粮”、“有权”等一系列先决条件未获解决,以“在此局势下,事未易为”为由,辞而不就海南行政长官。

  曾任海南特区警备总司令部制外少将、高级参谋的海南文昌人林荟材,解放后在其《蒋帮在海南岛的最后挣扎及其覆灭》中回忆说:“1948年,蒋介石在沈阳、锦州、天津等战役迭遭惨败后,冀以海南为基地,重整旗鼓,继续进行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8月15日,由立法院通过将海南改为特别行政区。蒋为了加强他对华南后方基地的控制,假手广东军阀以控制广东,在1月21日,分别发表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张发奎为海南岛特别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以代替猬集华南专政大权于一身的宋子文。”

  林荟材说:“这项‘总统’任命发表后,余汉谋、薛岳即先后到广州接管广东军政大权,唯张发奎因他所提出的‘有兵’、‘有粮’、‘有权’等一系列先决条件未获解决,以‘在此局势下,事未易为’为辞,不允赴海南长官之任。国民党中央只好另行物色海南长官人选,而调张为陆军总司令。”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始兴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6年初,身为国民革命军南征军第十二师副师长的张发奎率部横渡琼州海峡,讨伐退缩在琼崖的邓本殷残部。1926年又率部北伐,参加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及武昌等战役,屡建战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等职,参加指挥淞沪战役、武汉外围战等战役。日本投降后,任广州地区受降主官。广州行辕主任职后,赋闲广州,后游览港澳,去南京候命。

  张发奎终是没有能到海南上任,令人感慨的是,他对建设琼崖一度信心十足,抗战胜利后,他视察海南,表示相信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能使琼崖成为现代化的国防基地。1949年7月,张发奎辞职去了香港。在他带走的文件中,既有他1937年至1947年的日记,也有一份《海南岛资源与建设计划》。张发奎的历史地位很重要,寓居香港后,海峡两岸都通过各种渠道做了不少工作竞相争取他,但都不成功。1980年3月10日,张发奎病逝香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即发唁电给“张向华将军家属”,称“乡情旧谊,时所萦怀”;台湾方面蒋经国特颁褒扬令,赞扬他“安内攘外,屡着勋劳”。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