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学宫内的《崖城古城景观图》黑石板线刻画。南岛晚报记者 沙晓峰 摄
古城南门因设在崖城学宫前,故称为“文明门”。 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 摄
三亚画家徐鸿才创作的《崖州古城景观图》画作草稿(局部) 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三亚市政府近日正式确定了崖城历史文化名镇古城文化街区道路改造工程、崖城历史文化名镇文物以及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等八大改造工程。崖州古城的大规模重修,让人关注起崖州古城的历史。崖州古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雄踞一方山水宝地,至明清时期农耕文明下的崖州已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况。
四年前完工于崖州学宫内的一幅规模宏大的《崖城古城景观图》黑石板线刻画,近日也引发了市民对崖州历史的关注。这是由三亚本土画家徐鸿才打下画作草稿,并由工匠在崖州学宫内的石板上雕刻而成,艺术化地展示了明清时期崖州城的人文景观。
商铺屋顶的旗号迎风招展,衙署门口的卫兵站得笔挺,书院里的学子们正襟危坐地捧着书本,街市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河海交汇处的港口千帆汇聚,万亩的田洋已经丰收在望……
长20米、宽1.5米,镶嵌在崖城学宫西走廊墙壁上的黑石板线刻画《崖州古城景观图》,艺术化地展示了明清时期崖州城的人文风景,颇具名画《清明上河图》之神韵。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