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20日消息 昨天(10月19日)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第五天,报名工作已经进入了中段。记者统计,截至下午5点,报名合格总人数已经超过了32万人,总体竞争比例已经达到20:1,竞争比例最高的系统是中央党群机关,达到52:1。“最热岗位”国家能源局科员,报考人数达到1985人,直逼2000:1。在苏770多个岗位报考人数也已经突破了万人,其中国税部门400多个岗位开始告别之前的“温吞”,起色明显。
考情播报
最热区域:中央党群机关大幅领先
从今年的报考一开始,中央岗位通过审核人数增加要快于地方岗位。截至记者发稿时,国家公务员考试总体竞争比已经超过了20:1,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中央党群机关。招录392人,已有20529人通过审核,竞争比例高达52:1。查阅职位表可以发现,中央党群机关很多职位虽然对基层经历也有要求,但专业、学历要求相对宽松,所以才成为考生报考重点。专家提醒考生,中央机关历来是实力派考生的聚集地,考生报考需细细掂量。
最热岗位:竞争比直逼2000:1
在昨天的报考中,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坊子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科员”、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全国政协办公厅“综合调研与文稿起草”三个岗位依然保持领跑地位,其中国家能源局岗位招1人,报考人数达到1985人,直逼2000:1的大关。据以往规律,虽然这些“领跑”岗位竞争已经接近白热化,但因为其门槛较低,不少没有太多职位选择的考生仍然会选择报考,所以预计考生报名高峰到来后,“领跑岗位”竞争人数还将持续增加。
最有起色部门:江苏国税已报了4500人
今年的招录大户国税部门依旧拿出了众多岗位,但因为“最低服务期5年”以及众多岗位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前景不明朗。从报名开始,虽然部分职位竞争激烈,但总体“门庭冷落”,尤其是江苏国税,考生报考情况一直很温吞。从昨天的报考情况来看,国税部门有了明显的起色。
记者统计,截至昨晚在苏400多个职位,报名总人数已经达到了4500多人,平均10人争夺一个饭碗。启东市国家税务局、高邮市国家税务局、江都市国家税务局都有岗位竞争比超过了100:1。其他部门中,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南京隶属海关通过审核人数增幅哪些专业最“沾光”
“早知道职位表是这个样子,当年就选某某专业了。”在国考报名开始后,这样的句式成了流行。网上也早早挂出了类似国考十大“金牌专业”之类的“非官方排名”。国考中真能单列出“沾光”专业吗?别说,还真有一些专业让考生们“眼红”。不过专家提醒,公务员考试出题内容都兼顾了文理科,各专业都各有其优势可谈,说哪类专业沾光,还得辩证着看。
“沾光”专业一 法律类
正方:翻开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常识部分中的客观题很多是法律题目。考过公务员的考生都知道,法律问题最让人头疼了,别说案例分析了,就是随便来个专有名词,就能唬得“门外汉”们云里雾里。但以上这些,对学法律的学生来说,还不是基本功?光复习这一项,得省多少时间哪!得少死多少脑细胞啊!况且,行测中还有逻辑判断题型,分值挺大,学法律的同学都得学《法律逻辑学》,做此两类题目还是比较熟悉的。总之,学法律的同学是最有优势的。
反方:学法律就业难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了,特别是那么多的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不都还得到“考碗大军”中走一遭?学法律的看着职位表心里也苦,好岗位动不动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有相关领域的从业经验,本科大军有几人能达到?最后也只有跳“千人坑”“万人坑”了。
“沾光”专业二 中文类
正方:历年公务员考试中,“中文类”岗位需求量都很大。至于中文水平与公务员考试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行测》不少题型和中文有关,就看这《申论》,作文写得好,就这一科得有多大优势!
反方:中文好就能写好《申论》?专家们都笑了。写中文、文秘、新闻,并不是天天与公文写作打交道,要写好一篇评论性的文章,绝对不是一、两天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平时快速阅读、写作功底和准确分析的能力。
相比好文采,逻辑思维更强、对国家大政方针更加熟悉的考生在《申论》上更有优势,而在这上面,很多中文类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沾光”专业三 计算机类
正方:有名的“万金油”专业!看看职位表,从中央到地方,从空中到海上,都能找到需要计算机专业的岗位,而且一般要求并不会苛刻,幸福得很。公考复习最痛苦的是什么,《行测》的数量关系题,很多文科生是见了就绕道,上了考场也是直接就放弃。对学理工科的同学来说,数学基础不错,这些数学运算、数列规律方法,复习下很快就能上手。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学过《离散数学》这门课程,学过《离散数学》的数理推理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逻辑推理题显然很轻松,因为很多公式可以直接拿来套用。
反方:不愁找不到岗位可以报,但找到了岗位也愁。算算全国有多少学计算机的!睡我上铺的兄弟都和我争一个饭碗,哎,啥也不说了。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