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在没有影像甚至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古老的海口地名成了忠实的“记录者”,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片段画面,略显模糊,却又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
《海口市志》上四张不同时代的老地图上,每个区域标注的简单文字,不仅仅是单纯的符号,它沉淀的是历史,讲述的是故事。穿过这些老地图铺就的时光隧道,我们能看到海口一点点长大的身影。
老街和老地名留住了海口的过去。
一片洁白无瑕、质地细腻的沙滩,一个“帆樯之聚,森如林立”的天然港口,一群依水而居的人,于是乎“白沙”、”白沙津”的名字应运而生;一个南边依溪、北部傍海的小岛,有着大片咸淡水交汇的特殊田园,因而被称为“海田”;本是一片普通的沙滩,因为一场官兵与海盗的战役,而被称为“得胜沙”……
在没有影像、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古老的海口地名成了忠实的“记录者”,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着城市故事中的片段画面,略显模糊,却又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而穿过四张老地图铺就的时光隧道,恍惚间我们看到了旧时海口的身影。
明洪武海口所城位置图:20个地名勾勒海口雏形
11月8日下午,顺着海口新埠桥中央的一侧阶梯,我们拾级而下到达白沙坊。枝繁叶茂的百年枇杷树遮出了一片阴凉的空间,丢弃在路边的石凳、供奉着香火的关圣庙、被修嵌入墙中的几块古碑,不声不响地显示着这里的古老。“坐白沙而镇虎威,骑青龙而升天上”,关圣庙前的一幅对联,更是将此处居民的那份自豪及安然流露出来。
据有关资料,海口最早的街道是白沙街,建设年代不详,只提到南宋时期形成的白沙津港口贸易繁荣,因此这里建起了海口最早的街道———白沙街,这也许是海口最早的一条路名,但街的具体方位并没有详细记载。
“那是一条东西走向、长仅200多米的石板路,1985年修新埠桥时就全部改成了水泥路。” 62岁的白沙坊居民蒙荣乙向我们指出了古道的大概位置,就在那棵大枇杷树东边的不远处。他说,新埠桥没建时,这里有很大一片白色沙滩,白沙街两边经常有一些停船于此的渔民、过往的船客上岸休憩,九层糕、油糕、海南粉等各种海口小吃也因此云集这里。白沙坊的许多人家都有制作海口地道小吃的手艺,直到现在许多人还靠此为生,他们手工制作的这些小吃卖到了海口的许多茶楼。
在《明洪武海口所城位置图》上,仅简单地标着20个地名,并没有标明白沙街确切的位置,只在右上角的地方标着“白沙”,它与“海田村”、“白沙门”一起,成为海口最古老的地名,而地图上通津村、龙舟墩、饲马堆等地名则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所城”是这张地图上的主角,建城时是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此时,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香料、槟榔、吉贝等岛内特产源源不断地外运及岛外运入货物,海口成为岛内与大陆各地往来的水运中心。而日渐繁华的海口也成为海盗的目标,为防海盗袭扰,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只有东西、南北十字形所路的所城,这也成为了海口的城市雏形。
所城内的两条道路直通所城东西南北四个门,如今虽然海口所城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东门”、“西门”、“南门”的名字也不再是具体的地名,但至今仍为海口人所熟知———东门外、西门外、东门市场的海鲜、南门的牛腩猪脚饭、西门的海南粉及鸡饭……
所城东北角的水巷口码头,是海口最早的渡海码头之一。海口文史专家冯仁鸿认为,如今水巷口西南侧的大部分铺面,都是当时沿着水岸线建起来的,古时称“毓秀坊” 。码头对面是龙舟墩,那时海口端阳竞渡的龙舟多停泊于此。而通津坊指的是如今的三亚上下街,因为该街附近有河道环绕,从三亚街的河道码头乘船可以直接通达白沙津港口,因此得名通津坊。
清末民初海口图: “兴”“坊”见证往日繁华
清初实行的“海禁”政策,在很长时间里,使得以港口贸易而兴起的海口沉寂了许多。
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海口商人和岛内外商船的往来日渐增多,定居海口的浙、闽、桂、粤一带商人也逐渐增多,兴潮会馆、漳泉会馆、高州会馆、福建会馆等一大批的会馆建立,而这些会馆在海口经营的商店也日渐增多,仅兴潮会馆及漳泉会馆就有商店400多间,此时的海口一派繁荣景象。
“名从主人,这是地名命名的一个特色。”对海南地名深有研究的海南师范学院教授刘剑三说,一个地区的命名与居民的语言、喜好、信仰等有很大的关系。开埠之后的繁华也使海口的街道由原来所城内的几条发展为城外的25条,在清末民初的地图中,出现了兴、和、福、振等一批地名,这是一种移民的心理反映,希望在新的家园里能够兴旺发达,家康人和,这样的地名命名习惯在广东、福建一带也十分常见。
本文图片由记者 李幸璜 摄
在随后的道路建设中,海口的路名中最多时曾有“八兴”,分别是大兴街、义兴街、福兴街、彰兴街、同兴街、永兴街、新兴路、振兴街。如今除大兴街、义兴街等一些地名仍在使用之外,许多街都已改名,如新兴街改为新华北路。
这一时期,还渐渐形成了老海口人熟知的“五坊”,即“龙文坊”、“振龙坊”、“振兴坊”、“人和坊”、“居仁坊”,这些坊就像如今的居民小社区,里面有民居、公庙、戏场等。
因为滨水临海,溪流沙洲众多,又有着繁荣的港口,与海、水、沙有关的地名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中山路由于北临大海,当时被称为“环海路”;海口所城的西北部、“环海路”的西段曾是一片沙洲,旧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
从地图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沙四面环水,外沙河流经如今得胜沙路的南面,在福兴街与得胜沙之间,在“环海路”及得胜沙之间有外沙桥相连。直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盗张十五窜犯海口所城,掳掠财物,清兵把总黄开广在此大胜张十五,因此改名为得胜沙。
“椰子园”可能是令许多海口人陌生的一个地名,它其实就在今天424医院一带(滨海大道与长堤路交界处)。昔日,“椰子园”退潮时与得胜沙相连,而涨潮时则是一个独立的小岛,是海口港门西岬角之地。清代,海口设有东西二座炮台,西炮台就设在这个小岛上,驻在此处的官兵种了许多椰子树,既可作隐蔽之用,又可遮阳乘凉及食用,因此得名“椰子园”。
在这张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城外一些村庄已形成,如城东边的牛角村、城西边的关上村,竹林村等。行业特征也成了海口一些村庄命名的规律,如支起大灶用海水煮盐的村庄被称为“盐灶村”,世代以烧瓦为生的村庄称为“瓦灶村”等等。
1933年海口市区图:拆城之后路名“变脸”
“听老人们说和平戏院这一带以前叫饶园、永乐街,原来非常繁华。”30岁的叶先生住在新华南一带已多年,但对朝夕相处的老城区,已无法想象它昔日的风光。“饶园”是清末民初的海口娱乐中心,因其西边一片颇有园林意境的大水塘(“牛皮塘”)而得名。饶园里建有海口当时最豪华的“永乐戏院”,为方便周围达官富贾们看戏,还专门修了一条路通往戏院,称为“永乐街”。而在饶园东面不远的大兴路上,则是“胭脂园”,其名字之中就透露着浓浓的脂粉、娱乐之气。
1924年,军阀邓本殷决定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扩大城市,老城区中一大批如今仍在沿用的城市道路及地名也由此出现。
拆除所城的方块大石头被用来筑成一条从水巷口到外沙河、路宽12米的大路,由于这里当时是海口港堤岸,因此被称为长堤路。这条不长的长堤路,联系着“拆城”及“扩街”两件大事,因此被详细地写进海口的城建史。
而拆城后出现的许多路名,也被赋予推翻帝制、追求民主的新气息,如新华、博爱、文明等。
骑楼林立的水巷口,曾是海口最繁忙的码头。
原来的“环海路”拓宽后,改名为“中山路”。由于交通便利,一些海外归来的华侨开始在此建骑楼开商行。78岁的吴坤茂是中山路“南强药房”老板吴乾刚的第三子。1937年他跟随父亲从越南回国后,父亲购置了中山路61号(今57号),开办南强药房。据他回忆,当时的中山路十分热闹,商家林立,老板多是祖籍文昌、琼海、琼山的华侨。
除中山路外,原来城内的道路也纷纷扩建,城内原来南北方向马路及四排楼街一起扩建为宽11米的路面,被命名为博爱路。东西门街,因附近楼房、戏院较多,仅扩大为8.5米,改称为新民东路及新民西路。
而城外四周在民国初期也形成了许多大小道路,拆城后进行道路的整合及扩建及改名,如拆城后新兴街和关部前西边合并,改名为新华北路;而原来的青竹路也与原来城脚圯路合并,扩大为10米宽的新华南路。拆城后,多池塘沼泽之地的南部还填塘建街,称为“文明路”,沿城墙还建起了中山纪念堂及住宅。
新的地名大量出现,一些老地名则随之消失。原来的振兴街、关上街和关尾街合并为义兴街,而原来流经得胜沙、东连海甸溪西经椰子园与盐灶溪会合的外沙河,因河床淤积,被填成陆地,“外沙河”成为了谷街后街和外沙后街,拆城后建街,谷街后称富兴街,外沙后称得胜沙后巷。
1952年海口地区图:村名成了路名
刘剑三教授认为,事实上,地名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是相对的,只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地名往往会随着居住人口的变化,革命的成功、社会性质的变换等而更改,成为时代的标志,这在海口的地名中也屡见不鲜。解放后海口城区面积逐渐扩大,一些具时代特色的地名也因此出现,如原来的永乐街改名为解放路、海府公路改名为建国路,以及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人民路、和平路等。
在解放初期的海口城区图上,我们还看到许多以地貌命名的地名,其中含有“坡”字的很多,有流水坡、红坎坡、龙舌坡、面前坡、坡博、坡巷、高坡、坡崖……
“龙”则是海口市地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老海口人都说,这是因为在古代,龙岐、龙舌一带的高地为卧龙山,其北边还有五条小山脉,而各条山脉间有白沙河、海甸溪、美舍河等水系相隔,犹如同藏龙之地。因此,海口的诸多乡村、街坊、路、井都以“龙”来命名:白龙乡、义龙乡;龙岐村、龙昆上下村、金龙新村;龙华路、义龙路;振龙坊、龙文坊、龙牙巷等等。
海口最古老的白沙街已踪迹全无,只留下“白沙”这个地名。
对此,刘剑三教授却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这些命名由于多用本地方言,有很高的信息量,如从“龙昆”的读音中,可以猜测原来住在这一带的多是讲临高话的人,因为“龙昆”的“龙”在海口话中,读为临高话的第四声“Long”,而非海南话里的第二声 “Liang”。
随着海口城区的不断扩展,海口原来诸多村庄也成为了海口城区的一部分,水田变成马路,各种沼泽地被填平,原来的村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现在的路名。在这张老地图中,可以看到龙昆、白龙、滨濂、龙岐、美舍、坡巷、坡博、玉沙等这些昔日的乡村,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街道。
解放以来,海口先后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道路命名。1951年,刚刚迎来解放的海口,对全市19条主要道路进行了重新命名,摒弃原有一些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路名,如 “福音路”、“少史巷”等。1992年后,海口对185条主要街道重新命名,其中属于开发区道路的,主要根据地理要素,按照系列化和序列化的要求进行命名,如海甸开发区以“海系列”命名了海达路、海景路、海虹路、海昌路、海甸一至五路等;开发区以外的其它新建道路,采取人文要素与地理要素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命名,如李硕勋墓所在地的勋亭路、教师村的敬贤路、明月楼的明月路等。
最近一次是2002年对14条路名的更改,为突出海口的滨海特色,将工业大道改为南海大道、机场西路和机场路改为蓝天路、南航西路改为南沙路、先烈路改为秀华路等。对近两年新修的不少道路,多以其地理位置和功能来命名,如正在修建中的滨江西路、连接丘海大道北端的丘海北路、位于原来滨涯村附近的滨涯路等。
任何一个地名的出现和改变都有其来历,只是岁月模糊了它们曾经的面孔
海口地名拾趣
四九间廊巷
“四九间廊巷”是一个让许多海口人都感到陌生的地名。在有关史料中发现这个紧挨着水巷口的地名后,一个下午,我们沿着水巷口街往东走,在路牌为“水巷口二巷”的地方驻足一问,老街坊们热情地回应:“就是这里呀,这就是海口人所说的四九间廊巷。”
小小的四九间廊巷的来历竟有几种说法。
小巷很窄,宽约一米,住在西边的人只要轻轻一迈腿,就可以踩上东边的门槛。70多岁的李桂寿说,巷子一直就是这么宽,只是两边原来低矮的瓦房换成如今的楼房,而原来从巷子北边流过的溪流也早已被填成了平地,巷子外热闹的水巷口码头也已消失沉寂。
为什么叫“四九间廊巷”?在巷子里我们听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李桂寿说,“四九”是海南话里“四狗”的同音,因为巷子太小,仅够四只狗并排走过,而海南话里对比较小的地方往往用“Ga lang”(旮旯)来称呼, “四九间廊”是根据海南话的读音得名。但也有居民说,“四九”确实是指“四只狗”,却是因为过去这里养了四只狗而得名。
而资料里记载的却与居民说法大相径庭。据有关记载,这里原是明代海口端阳竞渡的龙舟墩,最初有四户福建籍商人在这里建了九间房子,仅留一条小巷行走,因此得名“四九间廊巷”。到底孰是孰非,这个在地图上已找不到的地名留给我们一个谜。
臭屎巷=少史巷?
提起“臭屎巷”,老海口都知道指的是现在的大兴西路。其实“臭屎巷”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路名,是老百姓给这条路取的一个“外号”!
住在人和坊的原老伯说,臭屎巷的来历是因为在上个世纪30年代,附近的商家、住户越来越多,并用上了木马桶,每天固定的时间,住在新华南、中山路、博爱路等几条路段的人都将自家的“脏”物抬来这里,倒在收粪的大桶里后,由专人抬走,其臭味阵阵,远传四方,因此称为“臭屎巷”。
而在1933年的海口地图中,这里被记成了“少史巷”,因为“少史”与“臭屎”在海南话中的发音一样。当然,与“臭屎”相比,“少史”显得儒雅多了。如今的“臭屎巷”早已臭味无存,路两边立起了不少茶店、餐馆,香味虽然取代了臭味,但“臭屎巷”的这一地名却永久地留在了海口人的记忆中。
铜锣园—黑袍教路—大同路
大同路是海口市区内的一条主干道之一。然而这条路的几次地名变更却记载着海口一段特殊的历史。
大同路一带原称“铜锣园”,据说这里在深夜下雨之时,沥沥雨声犹如铜锣响,因此得名。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之后,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同治十年(1872年),美国首先在海口设立领事,此后,日、英、德、奥等多个国家先后在海口建立领事署、福音堂、福音医院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葡萄牙传教士在铜锣园建起天主教堂,此后,这里形成了一条三四米宽的土路。1929年,法国天主教堂(俗称“黑袍教堂”)也在此建立,当地的老百姓于是将这条路称为“黑袍教路”。
1952年,海口市将这里扩建成了街道,并取名为大同路。而大同路东面原是一片沼泽之地,解放后填建成人民广场。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