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洪武海口所城位置图》上,仅简单地标着20个地名,并没有标明白沙街确切的位置,只在右上角的地方标着“白沙”,它与“海田村”、“白沙门”一起,成为海口最古老的地名,而地图上通津村、龙舟墩、饲马堆等地名则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所城”是这张地图上的主角,建城时是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此时,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香料、槟榔、吉贝等岛内特产源源不断地外运及岛外运入货物,海口成为岛内与大陆各地往来的水运中心。而日渐繁华的海口也成为海盗的目标,为防海盗袭扰,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只有东西、南北十字形所路的所城,这也成为了海口的城市雏形。
所城内的两条道路直通所城东西南北四个门,如今虽然海口所城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东门”、“西门”、“南门”的名字也不再是具体的地名,但至今仍为海口人所熟知———东门外、西门外、东门市场的海鲜、南门的牛腩猪脚饭、西门的海南粉及鸡饭……
所城东北角的水巷口码头,是海口最早的渡海码头之一。海口文史专家冯仁鸿认为,如今水巷口西南侧的大部分铺面,都是当时沿着水岸线建起来的,古时称“毓秀坊” 。码头对面是龙舟墩,那时海口端阳竞渡的龙舟多停泊于此。而通津坊指的是如今的三亚上下街,因为该街附近有河道环绕,从三亚街的河道码头乘船可以直接通达白沙津港口,因此得名通津坊。
清末民初海口图: “兴”“坊”见证往日繁华
清初实行的“海禁”政策,在很长时间里,使得以港口贸易而兴起的海口沉寂了许多。
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海口商人和岛内外商船的往来日渐增多,定居海口的浙、闽、桂、粤一带商人也逐渐增多,兴潮会馆、漳泉会馆、高州会馆、福建会馆等一大批的会馆建立,而这些会馆在海口经营的商店也日渐增多,仅兴潮会馆及漳泉会馆就有商店400多间,此时的海口一派繁荣景象。
“名从主人,这是地名命名的一个特色。”对海南地名深有研究的海南师范学院教授刘剑三说,一个地区的命名与居民的语言、喜好、信仰等有很大的关系。开埠之后的繁华也使海口的街道由原来所城内的几条发展为城外的25条,在清末民初的地图中,出现了兴、和、福、振等一批地名,这是一种移民的心理反映,希望在新的家园里能够兴旺发达,家康人和,这样的地名命名习惯在广东、福建一带也十分常见。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