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不为人知的海口故事:浓缩在老地名中的往昔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谢向荣 时间:2010-10-25 15:55:05 星期一

  为什么叫“四九间廊巷”?在巷子里我们听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李桂寿说,“四九”是海南话里“四狗”的同音,因为巷子太小,仅够四只狗并排走过,而海南话里对比较小的地方往往用“Ga lang”(旮旯)来称呼, “四九间廊”是根据海南话的读音得名。但也有居民说,“四九”确实是指“四只狗”,却是因为过去这里养了四只狗而得名。

  而资料里记载的却与居民说法大相径庭。据有关记载,这里原是明代海口端阳竞渡的龙舟墩,最初有四户福建籍商人在这里建了九间房子,仅留一条小巷行走,因此得名“四九间廊巷”。到底孰是孰非,这个在地图上已找不到的地名留给我们一个谜。

  臭屎巷=少史巷?

  提起“臭屎巷”,老海口都知道指的是现在的大兴西路。其实“臭屎巷”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路名,是老百姓给这条路取的一个“外号”!

  住在人和坊的原老伯说,臭屎巷的来历是因为在上个世纪30年代,附近的商家、住户越来越多,并用上了木马桶,每天固定的时间,住在新华南、中山路、博爱路等几条路段的人都将自家的“脏”物抬来这里,倒在收粪的大桶里后,由专人抬走,其臭味阵阵,远传四方,因此称为“臭屎巷”。

  而在1933年的海口地图中,这里被记成了“少史巷”,因为“少史”与“臭屎”在海南话中的发音一样。当然,与“臭屎”相比,“少史”显得儒雅多了。如今的“臭屎巷”早已臭味无存,路两边立起了不少茶店、餐馆,香味虽然取代了臭味,但“臭屎巷”的这一地名却永久地留在了海口人的记忆中。

  铜锣园—黑袍教路—大同路

  大同路是海口市区内的一条主干道之一。然而这条路的几次地名变更却记载着海口一段特殊的历史。

  大同路一带原称“铜锣园”,据说这里在深夜下雨之时,沥沥雨声犹如铜锣响,因此得名。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之后,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同治十年(1872年),美国首先在海口设立领事,此后,日、英、德、奥等多个国家先后在海口建立领事署、福音堂、福音医院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葡萄牙传教士在铜锣园建起天主教堂,此后,这里形成了一条三四米宽的土路。1929年,法国天主教堂(俗称“黑袍教堂”)也在此建立,当地的老百姓于是将这条路称为“黑袍教路”。

  1952年,海口市将这里扩建成了街道,并取名为大同路。而大同路东面原是一片沼泽之地,解放后填建成人民广场。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