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海南民间绝艺]黎族双面绣:双面精工绣千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于伟慧 时间:2010-11-19 16:04:34 星期五

双面绣图案十分精美

符亚钗将细线抖均匀,准备织布。

  海南民间绝艺

  “机杼精工,百卉千华”,“绣人物花草其上,有十金一具者”。早在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便如此称赞黎族织绣。在众多织绣技艺中,黎族双面绣是祖国刺绣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梁钊韬这样评价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输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行走在黎族地区,常见身穿筒裙的妇女。纤细的身材,精致的筒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在黎族众多地区的筒裙之中,白沙妇女的筒裙最短,有黎族“超短裙”之称。筒裙虽短,但是绣工却独具匠心,筒裙上采用的双面绣技艺,风格奇美。

  双面绣是在一块底料上,以针引线,用直针和扭针绣出正反两面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所刺绣的图案有人纹图、大力神纹、蛙纹、龙纹、鹿纹、鸽纹、鱼纹等100多种,反映了黎族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意涵。

  要完成一幅双面绣服饰需要数月时间,技艺不易掌握,费时费神,如今黎家的年轻妇女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黎族妇女染色多用植物

  木棉轻转细线出

  在黎族地区,完全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人并不多。经多方打听,10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在天刚蒙蒙亮之际,赶早来到了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符亚钗老人家。刚到时,老人正带着腰篓准备上山采草药。

  老人家住在白沙美女峰脚下,透过薄薄晨雾,可以隐约看见美女峰。老人家中瓦房看上去有些陈旧,瓦片和墙壁上布满青苔。

  老人已年过七旬,但腿脚依旧灵便,头上别着骨簪,上身穿着藏蓝色的上衣,衣上绣着精美图案,下身穿着筒裙,面部、腿部可见纹身图案。得知我们采访双面绣技艺,老人花了一整天时间,向我们认真演示了双面绣的整个过程。

  老人从屋里拿出一个装着木棉的竹编箩筐,摆在屋外空地上。她坐在一张木凳上,一边转动线轴,一边不断地手捻木棉,一团团棉花顷刻之间变成了细线。动作看似轻巧,记者也尝试了一下,但简单的动作到了记者手里,线轴转不动了,木棉也捻不出线,勉强能捻出线来又马上断掉。

  同行的白沙县文化馆的王启敏说,纺线是黎族织锦的第一道工序,黎族人一般用草木棉(吉贝)脱籽、弹花后进行纺线,纺线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线的粗细程度,纺线水平越高,纺的线越细越均匀越结实。

  在老人的手中,细线像流水一般轻轻地纺出。

黄姜染色

  植物染料调颜色

  线纺好之后,接下来的工序便是染色。老人腰间系上腰篓,腰篓里装着一把柴刀,顺着院子外的一条小路,朝山上走去。

  在一棵小树前,老人停下了脚步,摘下几十片叶子,放进腰篓。然后继续朝山上走去,又见一棵大树,老人拿柴刀砍下一截树枝主干,在回来的路上又在一处篱笆墙里挖出了几块黄姜。老人的儿媳告诉记者,老人这是在找染色的原料。

  回到家里,老人找来几个瓦罐,把摘得的树叶放在罐子里捣碎,渗出了蓝汁。黄姜洗净去皮之后,同样捣碎,加入少量的水,放在木柴上一煮,颜色愈加发黄。砍来的那截树枝也用上了,把皮剥掉之后,用柴刀砍成木屑状,同样放在瓦罐里、放入一些水烧开,一罐红色染料就这样做好了。记者见状,赞叹不已。

  此时老人又从屋里拿出一个陶锅,将刚才剥取的树皮,砍成一片片放进陶锅里,加入芒果核煮,并不时用木棒翻动。王启敏告诉记者,刚才那种树皮是乌墨树,黎语称为“波片”。芒果核起到固定颜色和使颜色鲜亮的染媒作用。

  老人边放棉线边用细木棍翻动,直到棉线均匀上色,达到所需颜色后取出,这时棉线呈深褐色。即刻埋入黑泥,边埋边用手揉搓,使其充分上色,浸埋约一小时,取出清洗、晾晒。褐色棉线就神奇地变成了纯黑色。

  黑线染完之后,老人又把细线放入“黄姜水”和“红树汁”里面,几经翻动,挑出来放在竹竿上晾晒。

  几千年来,心灵手巧的黎族妇女,不仅发明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也成为最优秀的“调色师”。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王海昌在一旁介绍说,黎族人使用的染料多为植物类染料,较少使用动物类、矿物类染料。植物染料除了靛蓝类为人工栽培外,其他几乎都是野生的。植物染料可利用的部分包括根、茎、心、皮、叶、花、果等。

  黎族人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植物染料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品种多,不同的方言区,喜好和习惯又不尽相同,对染料的运用也有所差别。

  王海昌介绍,目前,黎族人常使用的植物染料约有十多种,靛蓝是他们最常用的染料。靛染是利用从靛类植物中得到的植物染料,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方法。靛染的织物,色泽以蓝为主,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呈深蓝色,且色泽饱满耐洗,不易脱色。黎族进行靛染和栽培蓝草(蓝草是多种能够制作蓝靛的植物总称)的习俗十分普遍,常用的蓝草大概有四五种。

  在长时间实践的基础上,黎族妇女还能熟练地使用染媒(使染料和被染物关系亲和的物质)进行染色。在染色工艺之中使用染媒是染色技术的一大进步。

巧手锈出双面绣

染完色的细线

  绣出双面夺天工

  五颜六色的细线染完之后,符亚钗老人开始织布。

  在地上铺上一张草席,老人席地而坐。拿出腰织机,一条条细线在老人的手中穿来穿去,外人看上去眼花缭乱,但在老人的手中则是有规有矩。

  王海昌介绍说,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老人用的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织好布便开始绣花,这是双面绣最为精华的部分。符亚钗老人在织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构思的花纹图案进行穿刺,针法运用灵活,运针始终与织物垂直,排针密疏对称有度,线头和线尾却完全藏没,不露痕迹。老人手中的针线上下翻飞,慢慢地,一幅精美的图案呈现在记者眼前,仔细观察刺绣,反面正面完全一致,真是巧夺天工。

  王海昌向记者介绍,双面绣是刺绣中的精华,传承上千年,已形成自己的刺绣特色。它的技艺精细,运用全手工技艺绣出正反双面相同的花纹图案,针绣技艺十分高超;其次是民族特色鲜明。花样图案均为黎族信仰之图腾,或是反映黎族的生产与生活习俗,体现了黎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传递着黎族历史、民俗、传统文化的诸多信息,具有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的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并重。

  而符亚钗制作的黎族双面绣,工艺精细,针法疏密均匀,色彩庄重高雅,正反两面的花纹图案色彩相同,针法一致。特别是双面绣的纹图,人物造型更为丰富刚健,轮廓层次分明,纹理清晰圆润。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