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贞观之误
不能不感动于海南先辈们的用心,为了琼州能改省,非但阐述五大理由、设置三大驳议,还搬出前清时代两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任时间1884-1889)、岑春萱(煊)(在任时间1903-1906),皆倡琼州改省之议,甚至更将海南改省的历史,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意以“复古制”,以期获得更多支持。
若论张之洞时代的海南改省事,那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无暇顾及,仅想指出理由书中“昔唐贞观五年(631)置都督府于琼州,是改省之说,乃所以复古制,非创议也”的史实小瑕。
《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起草者的用意是:早在唐太宗时代,海南就设置都督府,就直属中央政府了,现在动议改省仅是恢复旧制而已,并非新的创议。国内其它地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海南改省不必担心引起其它地区群起仿效。
但史实表述欠准确。在《新唐书》地理志中,“琼州琼山郡,下都督府。贞观五年(631)以崖州之琼山置”这句话,很容易读成琼州为下都督府,是贞观五年析崖州之琼山置。又由于这句话语焉不详,至使该书接下的琼州“自乾封(666-667)后没山洞蛮,贞元五年(789),岭南节度使李复讨复之” 这句话也不完整,即省缺了此时置琼州都督府的史实。《新唐书》还缺少此前设置崖州都督府的记载。理由书“复古制”之说的小疵瑕,可能缘于此。
唐朝前期与“复古制”说相关的史实,是在海南置“两府一州”,即置崖州都督府、琼州都督府和琼州。依《旧唐书》并依时间顺序,则(一)崖州都督府,那是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唐时的崖州在今之琼山境内,故崖州设都督府,实为在今琼山境设都督府。(二)琼州,置在唐太宗贞观五年(631),析崖州之琼山置琼州,至是海南始有琼崖之称,迄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三)琼州都督府,这已是琼州之名出现一百五十八年之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从岭南节度使李复之请,设置琼州都督府,而取消崖州都督府。“琼州”之所以能指称海南全岛,就开始于此时。
海南历史之曲折复杂,由唐初的这点事就见一斑。贞观年号与贞元年号、贞观五年与贞元五年皆一字之差,再加上崖州与琼州之混淆,很容易造成差误。窃以为,理由书的那句话,应更正为“昔唐贞观元年(627)置都督府于崖州”。但这一改,又带来问题,就是时人概念中的“崖州”地望,是在南部的崖县,而非北部的琼山县。这又多了几分疑惑与茫然,难达词意。如果改为“昔唐贞元五年(789)置都督府于琼州”,则改省“历史”又缩短了一百五十八年。真难为我们的先贤了。
最先于627年设置的崖州都督府,先是领有岛上的崖州、儋州、振州共三州,待琼州(唐太宗贞观五年即631年置)、万安州(唐高宗龙朔二年即662年置)出现后,一并领焉。后于789年废崖州都督府,新置的琼州都督府,一并领有当时海南岛上的琼州、崖州、振州、儋州、万安州等五州。
海南历史上两置都督府,采取由中央直接统治的方式,表明唐朝对海南岛的重视,及统治的加强。
10、模范试验
海南改省的理由已经说得无以复加,而且又有孙中山的带头推动,更有袁世凯的心腹红人梁士诒襄助,那么这次改省为什么不能如愿而流产呢?
很有些文献,将原因归结于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被刺案。略谓孙中山先生领衔发布理由书不久,袁世凯指使人暗杀宋教仁,欲用武力镇压革命,致使国民党人多数亡命海外,琼籍国会议员陈发檀等也南归,议案遂告落空,改省方案无从实施。实际上,宋教仁被杀,只是对琼州改省造成初步影响,而非决定性影响。
1913年3月,“二总统”梁士诒回广东三水老家。通常认为,他这次回家名为七十岁父亲做寿,实际还肩负为袁世凯在政治上进行活动的任务。而从他在广东,与广东都督胡汉民的几次谈话中,我们得知,海南改省之事,此时仍在谋划进行中。
3月4日至6日,梁士诒与胡汉民等谈话,内容涉及财政、盐政、振兴商务、琼州开埠、维持纸币、建设大学等问题,还讲到孙中山的铁路计划及海南建省问题。
梁士诒云:“琼州一埠,孤悬海岛,非开埠实难绥守。去年某君有一条陈呈大总统,论琼州宜速改行省事,颇中款要。当时省馆会议某君提出,旅京粤人亦经赞同。以此件交由财政部筹划需费若干,年限几何,始得成效。但在京各人不如吾粤自己筹画之亲切,且情形也较彼悬揣者为切实。此事本来大借款成立后,则中央资助开办甚快。”
从此段话,我们才知道,“颇中款要”的《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是条陈给袁世凯的,而且此事也已交财政部筹划,看看费用多少。至于海南改省所需经费若干问题,也是后来动议海南改省,屡次遇到的问题。梁士诒此时期望“大借款”事成之后,由中央资助,则筹办琼州改省事会甚快。“大借款”之事,早在1911年袁世凯作为清朝新任内阁总理大臣时就提出,并以“善后”为名,实际是用以对付革命。他被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后,立即把善后大借款提上了日程。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复杂谈判,到1913年4 月,终于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合同签署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全国一片斥责之声。
胡汉民则云:“台湾一埠,从前收入不过八十余万,自日本整顿后,收入顿加数倍。琼州视台湾土地较腴,各项矿业、森林也复不菲。从前外人游历皆极艳羡。但吾粤矿学科及精于测绘人员,尚不免乏才之叹。故历年所勘某地可以开矿、某地可以垦荒,皆不能有实在算出。而从前于保护实业上皆未著成效,故华侨到此领地开荒或办矿者,皆成画饼。此事催促进行,系端吾辈责成。将来征集意见,筹划端绪,必须中央助力,以速其成。”比较海南与台湾,而且结论是琼州土地较台湾丰腴,也都是为琼州尽快改省说词,颇能打动人、说服人。
梁士诒又云:“中山从前所提议平均赋税一事,先从田土入手。大总统(即袁世凯)及少川(即唐绍仪)先生皆力赞此议。若琼州开埠,从此处办起似较他处着手为易。俟有成效,则各处视为模范,岂不甚善!”梁士诒此际,联想到孙中山从前提出平均赋税一事(按似指平均地权),认为从琼州建省办起试验,较他处着手为易,待有成效,则多处视为模范。这亦真是历史的巧合,时至1980年代,海南开放、建省、办经济特区,亦肩负着“试验”以成示范之使命。
胡汉民表示,“一切有梁先生在内维持,实吾粤之幸。”彼此晤谈良久,欣然而散。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