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改省张本
到了3月6日,国民党广东支部举行欢迎梁士诒大会。梁士诒在会上发表演说,主张兴办实业,以厚民生,建设铁路,开发海洋,讲求森林,发展林业。又谈到移民东三省及建省之事,赞成在海南先设镇守,后为改省张本,
梁士诒说:“广东前议移民东三省及将琼州改省两问题,均关切要。盖广东人口繁多,谋生不易,消纳于外,均甚相宜。但琼州未能改省之故,因条约所载系二十二行省,欲行加入琼州一省,颇费商量。现胡都督拟于琼州先设镇守,后为改省张本,用意甚善!”至此,我们始知,紧锣密鼓进行的琼州改省,现在未能即改的原因,牵涉到对外交涉。而省未改成,胡汉民则计划在海南先设镇守,以做为改省的准备。
演说完毕之后,梁士诒等便离开广州,返三水故里祝寿去了。祝寿事毕,梁士诒又回到广州。
3月23日下午,出席由广州总商会及广州商团公所联合举行的茶会。梁士诒发表演说,强调此行除为家君祝寿外,还承大总统命令,“察政治之良否,视人心之向背。”他还报告在广州与胡汉民、陈炯明协商决定的问题,事实上讨论了全省政治、金融、实业、裁兵、剿匪等项。又提到“将琼州开作镇守府,实行殖民政策。”至此,在海南先行设镇守府,以此为改省张本,已成事实。
1913年1月8日,北京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规定地方官厅由省、县两级改为省、道、县三级。省设民政长,道设观察使(道尹),县设县知事。广东设六道:广肇罗道、南韶连道、惠潮嘉道、高雷阳道、琼崖道、钦廉道。广东省民政长由胡汉民兼任。但是,此时却由袁任命邓铿为琼崖镇守府的镇守使,表明北京政府的上述地方官厅制度,暂时还通行不到海南。
镇守府不在地方官厅系列,显然与北京政府官厅制度不同,实际是民初海南改省之动议的衍生物。就是说,先设镇守府这个过渡性机构,为海南建省预先做好安排,奠定基础。这与后来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海南先行改为特别行政区,以作为海南建省的筹备一样,都是异曲同工的事情。而1984年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1986年对海南实行计划单列,这些都是海南建省的铺垫。海南建省上下百年,真的好不容易。
12、鼎新革故
1913年6月,《琼崖镇守使条例》发布。《条例》共有二十一条,从中的确可窥见这个镇守府的部署不同凡响的一面。
前面八条依次是:“设琼崖镇守使于琼崖镇守府,管辖琼崖”,“镇守使于委任范围得管辖军队、民政及统理诸般之政务”,“镇守使关于军政军人之事项,受都督监督;关于民政事项受民政长监督”,“镇守使掌其管辖区域内防备之事”,“镇守使认其必要,维持其管辖区域内安宁秩序时得使用所属部队。关于重大事项仍须同时报告都督”,“镇守使于认为必要之地域内,可以使用其地方之守备,队长或驻在武官兼掌民政事项”,“镇守使于下级官厅之命令或处分,认其违犯本规及防害公益时,可以停止或取消其命令或处分”,及“镇守使统督所部之官吏,如何荐任,官之进退,由都督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施行,如系委任官则专行之”。由此观之,镇守府的始作俑者,似真的想在海南有一番作为。
镇守使的职权极大,甚至于袁世凯所鼓吹的“军民分治”,在这里已改为军民合治了。据广东都督兼民政长申明琼崖镇守使权限训令:“查琼崖为海疆要地,情势与内地迥殊,现已特设镇守府,总理军政民政,自当因地制宜,均归该府直接办理,至特别事项,无通令可查照办理者,则呈由本督核办。”这项训令,几乎可以说是为权力至大的琼崖镇守使背书。
1913年1月29日,袁世凯任命邓铿为琼崖镇守府镇守使,兼理军民两政事务。因罢了此前的琼崖绥靖处,改设琼崖镇守府,于是原绥靖处的正副处长古应芬、李福隆俱免,改委邓铿为琼崖镇守使兼办民政事宜,实即掌理军民两政。古应芬后来成为广东名重一时的人物,此时在海南的头衔一说绥靖处总办。
而此时出任琼崖镇守府镇守使的邓铿,在民初广东、海南,更是值得一书的人物。邓铿(1886-1922),名士元,字仲元,广东嘉应(今梅县)人。1911年4月参加著名的黄花岗之役,失败后匿居香港,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13年3月来海南之前,身份先是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不久因都督府改制,改任都督府参谋长。斯时邓铿实际是以幕僚长资格,周旋于胡汉民与陈炯明之间。1913年,“都督府旋以琼崖为国防重地,决定设置镇守府,胡汉民特保仲元为镇守使,并保授陆军中将。”时与邓铿相契较深的罗翼群,1962年在追记文章中这样说。
罗翼群又说:“邓仲元先生为广东军界中之杰出人物,与朱执信、廖仲恺两先生并世,同有中山先生股肱心膂之目。”“论政治,朱执信、廖仲恺两先生对中山先生之翊赞独多;论军事,则仲元先生运筹帷幄,建立革命武装之贡献特大。”这虽说是邓铿离开海南后的一段史事,但亦足见其在民国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反观出,此时他在海南意欲“革固鼎新”,也是“基因”使然。
邓铿3月到海南后,鼎新革故,致力于交通垦殖、开发利源、移兵为工、建设国防。镇守使署设有军务、实业、内务、教育、军需等科。据当时任镇守使署军务科长的陈国伦后来回忆:“邓当时很有抱负,准备开发琼崖和加强保卫祖国的南大门,带去一班参谋和幕僚人员以及陆军马永平、邓拔的两个步兵团。第一步计划把原来的的旧防营、师船全部遣散,一切重新布置。”
但是,邓铿于海南,留下的还是6月份发生严禁“卖猪仔”的佳话。以致于民国初期官海南者多如过江之鲫,而惟邓铿能扬名至今。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