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王绍经——四块光洋闯世界,殷商后世留芳名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魏如松 梁昆 王仪 时间:2011-01-17 13:46:19 星期一

王绍经被清政府赐予“资政大夫”时的留影。

  少小离家,闯荡海外,事业中天,惠泽桑梓……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三次波澜壮阔的移民潮,开创了近代民族迁徙的三大壮举。与命运抗争、在异乡奋斗,是这三股移民潮中千万个华夏儿女的共通之处。王绍经,便是当年海南人下南洋开创事业的成功代表。这位生于清末、历经风雨数十年,在南洋打拼出一片亮丽天空的琼台游子,曾担任过多届新加坡琼州会馆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和新加坡四海通银行董事,谱写了一曲海南人在海外勤勉奋斗的华章。在事业兴旺时,他不忘故土,出资在当时老家琼东县嘉积镇(今琼海市嘉积镇)创办“批局”,为旅居海外的华侨办理汇兑服务,并在家乡建校、筑桥、修宅,福泽乡邻,芳名传世。

  三月初春的一天,阴霾已久的海岛天空终于放出一抹亮色,我们前往嘉积镇温泉石角边沟村,去寻访一处建于清代的王家老宅。约摸半小时车程,车子停在一座幽深的院落前。老宅正门悬挂着红底耀金的“资政第”的牌匾,昭示着主人不一般的身份。老宅的主人,便是名扬新加坡的琼籍殷商、著名的侨领王绍经。

  王绍经的堂曾孙、46岁的王春郁为我们打开了老宅的大门。在王家遍布海外的后代中,如今唯有王春郁留守在家,看管着绍经公身后留在琼海老家的基业。谈起这位胸怀大志、闯荡世界的公祖王绍经,王春郁眼中满是景仰。

“资政第”牌匾

  悉心料理菜园子

  “听老辈上说,绍经公比较严厉,家人对他很敬畏。”生于1950年代的王春郁,虽未曾亲眼见过王绍经,却不时从父亲的口中听到当年公祖闯荡南洋的故事。后人们说起绍经公在新加坡有一条街的产业,都啧啧称奇。

  出生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的王绍经,在家排行老大。他自幼聪颖,虽家境贫寒,但父母寄予厚望,仍然送他读了一年多私塾。后来家中实在无力支付学费,王绍经不得不辍学在家。绍经公懂事极早,为了添补家用,便在自家的园子里开垦土地栽种苦瓜。为了打理好自家的菜园子,他每天天不亮,就挑起木桶到菜园浇瓜。

  “绍经公做事细心周到,他种的瓜菜比别家好卖,园子里结出的苦瓜又大又肥,常有人到园子里偷瓜,公祖索性在地里结棚而居,看护自己的劳动果实。”

  四块光洋闯南洋

  十八岁那年,王绍经奉父母之命,与乐会县黄思村的林氏成婚。婚后没几年便生下长子王先树。当时的乐会县有不少乡邻远走南洋谋生计,王绍经也萌生了闯荡世界的想法。

  但让王春郁料想不到的是,当年让王绍经最终痛下决心“下南洋”的起因,竟然是不知道犯了什么家规,被族人打了屁股。“他一气之下,走了南洋。”

  1884年,24岁的王绍经身揣4块光洋,还有一瓶海南特有的用金桔和辣椒腌制的辣酱,从石角边沟村步行,踏上了远走南洋的艰辛旅途。“公祖沿途只吃稀饭,配着自带的辣酱,吃半肚、饿半肚。经过几天的跋涉,来到琼山县的潭口,然后过南渡江,从海口坐小帆船出海。”

  由于当时交通条件极差,下南洋的众多番客出驶南洋的船只都比较小。加上气象条件复杂,航海知识匮乏,许多小船往往在航行的途中就遭遇风浪,船倾人亡。但一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王绍经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海上漂泊十多天后,他所乘坐的小船终于抵达了新加坡,从此,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旅程。

琼海石角边沟村王家老宅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王裕超 摄

  经商路上勇开拓

  在石角边沟村通往王宅的路上,沿途许多农民家中都种有槟榔树。王春郁告诉记者:“石角边沟村有种植槟榔的传统,加工槟榔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王绍经刚到新加坡时,年轻力壮,不怕吃苦,就是靠挑运包裹槟榔的萎叶为生的。”

  咀嚼槟榔,可以生津发热,提神醒脑,以缓解劳作中的辛苦。用萎叶包裹槟榔,再配上一些石灰来咀嚼,在海南当地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也许是受到家乡风物的启发,绍经公一到星岛,便干起了挑送萎叶的营生。靠着一双铁脚板儿,王绍经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新加坡的山山水水,一担担贩卖出去的萎叶,也让他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时刻牵动着绍经的心思。挑萎叶、卖菠萝的收入尚属微薄,当把省吃俭用的积蓄汇给远方亲人时,王绍经思乡的愁绪似乎才得到些许缓解。

  “绍经公很有经营头脑,他用挑萎叶积攒的200元钱,与别人合伙做起了布伞生意。”可以说,贩卖布伞是王绍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投资。

  随着在南洋阅历的不断丰富,王绍经又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尼的山区开办了土产杂货店,收购当地的山货、皮货等特产,然后再运往新加坡和海南等地做制鞋的原料。凭借着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王绍经的事业如日中天。

  商人重利,但王绍经更重情义。“绍经公当年收山货、贩煤油时,与四位同乡合伙经营买卖。后来几位股东先后去世。因为当初合股做生意只有口头上的协议,并没有书面的合同。但绍经公仍将原来股东的本钱和红利分给了他们的后代,并经常提携这些后人,教他们如何做生意。”

  凭良心做事,以诚信立业,让宽厚无私的王绍经在惨烈的商战中屡占先机。

  绍经街上展雄风

  在新加坡,有一条以王绍经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绍经街。“在海外,以华侨的名字命名街道,是对华侨贡献和华侨开拓精神的认可和褒扬。”王春郁的一位曾经到访过绍经街的王家族人告诉记者,“新加坡东部的‘绍经街’,街道两边经营有百货店、名餐馆、服装店等各式各样的店铺,每当节假日,特别是中国传统节日,这里就成为了海南老乡经常光顾聚会的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正值王绍经事业的鼎盛时期。此时,他洞察市场,发现购买地产十分具有投资前景,便筹集资金投资地产,开办实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购买了房产和橡胶园。仅在新加坡一地,就有二十多间店铺。

  “绍经公的商业头脑十分超前,当时在南洋的产业中,不仅投身橡胶园、房产等行业,还在银行、保险、汇兑等方面多有涉及。”

  独具特色、气派不凡的王家百年老宅,见证了王绍经情系故乡,富而恋乡的思乡情怀。“石角边沟村的这处宅子,就是绍经公命家人精心修建的。”

  说起绍经公当年在温泉村修建宅院的情景,如今已有80高龄的刘阿婆仍然十分激动:“王家当年修宅子,十里八村的乡邻都很羡慕,毕竟是同村人在南洋闯出了名堂。”

新加坡“绍经街”。王裕超 摄

  创办“批局” 热心公益

  “绍经公经商多年,在老家他捐资修桥、建图书馆、开办‘批局’……得到了当时清政府的垂青。清政府封他为‘资政大夫’”。

  在清朝末年,交通与通讯十分不便,中国与南洋往来的邮政业务也是十分落后,这给当时在南洋打工的华侨往家乡汇钱带来了很多困难。王绍经体恤乡情,他出资让长子王先树在家乡琼东县嘉积镇(今琼海市嘉积镇)创办“批局”,为旅居海外的华侨办理汇兑服务。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期间,只要南洋亲人家书一到,批局马上就兑付现金,解决了华侨汇钱不便的困难,深得家乡百姓的欢迎。

  青年时期艰苦的创业经历,练就了王绍经敢于拼搏的个性,也塑造了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体恤民众的风度。

  曾在万泉中学当过语文老师的王春泰回忆起家人眼中的王绍经:“听老辈上说,绍经公个性沉稳,谨言慎行。他不抽烟、也不饮酒,平时身着宽大的唐装,穿平底布鞋,很少西装革履。”

  在抗战期间,中国武汉抗日歌唱团赴星演出抗日节目,号召华侨抗日救国。

  “绍经公当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在商界威望较高,他自己购买了大量的抗战公债票。”王春郁告诉记者。

  王绍经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救亡运动,为广大华侨树立了爱国的榜样。

  1926年,王绍经带头创办了新加坡琼崖王氏祠,并捐赠三层楼房一幢,作为初时的祠所。他还十分重视教育,发起创办了新加坡育英中学,解囊捐资,在育英中学修建了“王绍经礼堂”,他的两位儿子也在该校捐资兴建“王先树楼”和“王先楠楼”。这所学校后来培育出了许多英才。

  虽长年身居海外,王绍经的思乡之心却从未淡过,他和儿子王先树在家乡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比如捐建乐会县的“王绍经图书馆”,故乡的“绍经水泥桥”等。直到现在,家乡石角边沟村交通要道上的水泥桥,还发挥着功用。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