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家谱溯源:慕容氏皇族流落崖州改称“容”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郭景水 苏建强 时间:2011-01-27 14:39:10 星期四

  曾经的皇族流落古崖州

  在最近校勘重修的《慕容氏族谱》序中,说到了慕容氏家族的起源:慕容氏起源于辽东鲜卑族,秦汉时称东胡。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游牧为生。东汉末年,迁往辽西,势力不断壮大。三国时,部落的首领莫护跋,参加讨伐公孙渊之战,立下战功,被魏国封为率义王,占领燕代之地,因慕两仪之德象三光之容,随以“慕容”为姓,也以此作为部族名称。

  东晋时期,逐鹿中原的北方部族先后建立了16个国家。其中慕容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四个政权。后来随着这四个诸侯国的衰落,慕容氏的后人开始散布到全国各地,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鲜卑族已经不复存在了。南燕为东晋所灭,晋军攻陷其都城广固,俘虏了数千南燕皇族和官吏。

  东晋朝廷为了防止这些诸侯国的可能“东山再起”。当时,东晋朝廷就强迫南燕境内的数千人家南迁江南,其中部分即是慕容宗族。另外,还有一部分慕容宗族人,逃往山东沿海,然后乘舟到南部沿海各地。崖州慕容氏就是南燕的后代。不过,当年慕容氏究竟具体是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到达崖州,目前尚没有得到详细考证。

  根据崖州慕容氏族谱的《原本谱序》记载:自南燕灭后垂六百年,递传至居仁、居中、居正是也。慕容居中自正直,仕宋朝散郎,通判宾州军州,升朝奉郎,转升吉阳军知军。今崖县是也。慕容居正,字仲直,仕宋奉训大夫,知光州。因宋末之乱,父子兄弟同徙吉阳军,今吾族乃是居正之子孙也。海南文史研究者王集门据此认为,慕容居中与慕容居正应为慕容氏迁琼始祖。

  直至今日,当记者在探访慕容氏的入琼始祖等关于慕容氏宗亲情况时,慕容氏的后人还是禁不住自豪:他们曾经是皇族之后,当时就是流落到崖州的。相关研究者认为,丢掉政权之后的慕容氏,在分散到各地之后一些人就不再使用“慕容氏”,而更换了姓氏,诸如流落至古崖州的慕容氏族人,传至今天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容氏”。不过每一个容氏后人都知道,他们永远都是“慕容氏”族人。

  慕容家族 崖州传播中原文化

  崖州(今三亚市)的慕容氏,自慕容居中、居正兄弟迁入,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对于三亚的开发,慕容氏家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居中、居正入琼,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劝农耕”,尤其是劝勉黎族百姓开垦田地、种植作物;其次是兴办教育,先“迁州学(相当于现在的公办高中)于城北”,扩大修建,后又“为书舍”(相当于现在的民办学校),诱训乡人习读,传播中原文化。

  新近校勘重修《慕容氏族谱》的文史研究者王集门写到,八百多年前,慕容居中在孤悬海外的荒岛的南端,迁建州学,创设义学,传播文化,为开拓三亚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在三亚的教育史上是首创。由此,慕容氏宗族在崖州逐渐“兴旺发达,人口不断增加,发展成为三亚的大族”。

  慕容氏的祖先做过皇帝,宗族受过种种磨难,形成了自强、自信、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十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和人才。在明代,当时的崖州地区的慕容氏参加科举考试,考取贡生以上的就有32人之多,其中出仕为官的又达18人,所任的职位大多数为学官。由此可以判知,慕容氏给崖州带来了巨大的文化繁荣。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