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家谱溯源:慕容氏皇族流落崖州改称“容”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郭景水 苏建强 时间:2011-01-27 14:39:10 星期四

  在族谱中,清晰地记载了明代是崖州慕容氏的鼎盛时期———“至明,其孙有(慕容)舟琼者,起家明经,官闽漳(今福建漳州)二千石,厥后子孙渐蕃,冠带缙绅,摩肩接踵,为崖望族。”慕容舟琼曾经先后任吉安(今江西吉安)府理刑、漳州太守,年93卒。

  明末清初,崖州成为南明义军和清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到顺治十六年的前后12年时间里,现在慕容氏居住较为集中的水南村之处多次成为双方作战的战场,慕容宗族的一些人被杀害,宗祠、房屋被烧毁。直至康熙六年(1667年),族人重修慕容宗祠、重修族谱,“族属复聚,其族尚近百人”。

  遭受此劫之后,在清朝的数百年间,慕容氏出仕的人数较明代大为减少,只有慕容琨、慕容义、慕容瀚章、慕容天佑等寥寥几人。清康熙年间,州人王瑞瑄为当时重修的《慕容氏族谱》序中,对水南村慕容家族进行了评价:呜呼!古帝王迭兴,其子孙支庶或存或没。乃慕容氏起自鲜卑,中原逐鹿,阅今千余年,而其后裔不绝如线,蕃硕有嘉焉。

  居琼慕容后人用“容”姓

  1月22日,海南日报记者赶赴三亚市崖城镇,探寻慕容氏的后人情况。当前居住在海南的慕容氏后人主要分布在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三亚市育才镇雅林村、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黄流村等地,其中水南村的慕容氏后人人数较多,将近千人。当年在古崖州从事农耕、认真悉读诗书的慕容氏后人,如今,所事行业大为拓展,种植冬季瓜菜、进城开发房地产、开设农资店等等,都是慕容氏后人的营生之道。不过,悉读诗书的传统仍存留在慕容后人之中。

  只是,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如今慕容氏的后人在日常已不再使用“慕容”,而单用“容”氏。但是,在一封《致移崖慕容氏宗亲一封公开信》中,落款的联系人全部是“慕容××”。如今在水南村的慕容氏后人中,生活着“达、显、镜、生、泽”等辈分的族人。在修订的族谱当中,位列其中的人们都使用“慕容氏”。

  在水南村,当前辈分最高的“达”字辈分中,75岁的容达春、65岁的容达明两兄弟如今还保存着上世纪的老宅,其中容达明还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在记者来到这些老宅的的时候,容达明非常热情地给记者介绍老宅的情况———父亲在解放前盖起了带回廊的四间房,此后,容达明的三个哥哥陆续在老宅的两旁盖了自己的房子。

  容达明的邻居、78岁的容镜海专门从屋中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数本“关于慕容氏的书籍”,向记者介绍慕容先人的历史。记载先人历史的泛黄的书页,记载着慕容家族沧海桑田的变迁,慕容后人一直都在珍藏。

  除了打理自己的100多亩冬季瓜菜,55岁的容显伟如今正在忙活重修族谱、重建宗祠的事情。容显伟告诉记者,上世纪40年代,水南村慕容氏族人出砖出瓦、黄流村的慕容氏族人出工匠出技术、雅林村慕容氏族人出木料,截至目前最近一次修建起了慕容氏宗祠。不过到了1950年代,村人为修建学校而毁祠兴建水南一村初小。

  容显伟的伯父容达英在上世纪去了台湾,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家乡,直至谢世。“伯父对家乡的宗祠一直比较牵挂。”容显伟说,这是离开水南村的慕容氏后人对先祖的怀念情谊,我们希望可以尽快把宗祠建起来。

  (感谢海南文史研究者王集门、黎月光对本文写作的支持。)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