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18日消息 一篇名为《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近日引发网民热议,“带孙费”、“有偿带孙”等新名词的出现开始刺激着人们的头脑,一些有想法的“前卫”老人开始挑战传统,他们不甘再做免费保姆,主动向子女收取“带孙费”。
出于对“啃老”的反感,公众对前卫老人们的举动多表示理解与支持。但也有目光犀利者指出,隐藏在前卫之举背后的实际上是民生艰难的无奈,毕竟此举虽合理合法,可人们在情感上接受起来并不轻松。

支持
对“啃老”的纠偏
含饴弄孙,这句成语为老人们的晚年描绘了一幅幸福的图景。然而,现实生活中,老人们往往成为“免费保姆”的代名词,不但要为儿女们照顾好孩子,还要贴上养老费用。这种间接啃老的现象,也让老人们在身心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道无情胜有情。有偿带孙,看似有悖于传统纲常的行为,但在捍卫老人自身权益方面走出了可贵的一步。现在,很多年轻人成家生子后却不知道养家持家,往往以工作忙为由,将抚养孩子的责任与义务一股脑儿地推给老人。殊不知,老人们将儿女养育成人,吃了多少苦,到老了还不能好好安度晚年、享点清福。有偿带孙并没有将亲情货币化,却是表达一种权利主张,老人不是无偿的劳动力,儿女们应该多尽一点责任,尽可能不增添父母的物质与精神负担。
有偿带孙也是法律合同关系的体现,既然老人们提供了劳务服务,做儿女的应该支付报酬。因而,孩子父母如果没有丧失抚养能力,老人们则有权拒绝抚养或有偿抚养。从这点来讲,有偿带孙确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即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与权利都应该得到明确与尊重。
“啃老族”的出现,深深影响着老人们的幸福指数。应该说,有偿带孙是对“啃老”的一种纠偏。不去根除“啃老”这种思维,老人们晚年生活就要被打上折扣,平添无尽的家庭烦恼。有偿带孙,既是对儿女们善意的提醒,更是对老人们自身权益的保障,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支持。(郑文)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