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难题背后存利益博弈
学前教育短缺、高考加分乱象、学术环境恶化,这些问题何以成为久被热议的教育热点、难点?
对此,教育蓝皮书认为,当前尚未得到有效治理的突出教育问题,例如,激烈的择校竞争、学术道德和环境以及高考制度、学前教育等等,涉及两类问题:一是政府部门如何履行职责,扩大公共服务,并建立在市场环境下扩大供给、满足需求的新机制,典型的如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等问题;二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利益调整,打破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保障教育公平,建立新的利益格局,典型的如治理教育乱收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
在谈及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时,杨东平说,学前教育的短缺直接受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产业化”、“幼儿教育市场化”思潮的影响,凸显了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性。
冯晓霞认为,一些地方将公办幼儿园“推向市场”,只保留少数作为“示范园”,少量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投向这些“示范园”;一些地方将放开市场视同为放弃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监管责任,将幼儿园用房任由房地产开发商操纵,或者当做“招商引资”项目交给商业化极强的教育公司,完全模糊了教育与企业、商业的界限;有些地方虽将幼儿园的举办权收归政府统一招标,但一些官员的亲属和各种关系人纷纷将其作为一种高回报而无风险的商业或企业投资。同时,有关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缺乏质量监控、账目公开、资产和资金监管的要求。
杨东平进一步分析说,在解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上,政府有关部门的恰当定位既不是卸责,也不是包揽,而是应改善公共服务,通过财政等各种政策工具的“主导”,建立起在市场环境下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公私合作的新体制,从而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和多样化的不同需求。
而对于一直让社会各界反感的高考加分乱象,教育蓝皮书认为,其中有利益集团作梗的现象。
教育蓝皮书分析称,在各类高考加分乱象中,除了权势介入、“潜规则”横行外,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也导致高考加分现象愈演愈烈。此外,部门利益也让加分项目难“瘦身”。虽然舆论一直认为高考加分是权力金钱交易的平台,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利益博弈的平台……每项加分政策都代表了某个部门的利益、某个资格审批部门的利益。如果说没有教育部门的利益那不确切,但教育部门在其中只是一部分。
教育蓝皮书在对学术环境恶化、造假频出现象分析时认为,在高校在职读硕士和博士的官员非常多,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官员读博背后则是“权学交易”的利益关系,学校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项目资源。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