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所港处于海南岛西部的八所滩(八所潭),又称通海滩(今港口码头一带)。自隋代儋耳郡设立感恩县直至解放后的1958年,这一带地方均为感恩县辖境。1958年后原感恩县辖境分属昌江、东方、白沙三县,八所滩便归东方市管辖。
70多年前,八所滩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荒凉海滩。世事无常。孰能料到,八所滩后来竟发展成我国铁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同时亦是建国初期的国内八大深水良港之一。
命运与石碌铁矿相连
据《感恩县志》记载:“八所滩又名通海滩,即鱼鳞洲侧。春夏之间,渔船咸聚此滩捕鱼,故小贩辄随渔人以谋蝇头之利,夏后则散。”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改变了八所滩的命运。而八所滩之所以能够蜕变为八所港,其间命运坎坷,且和岛内一座矿山的命运息息相关。
长期研究海南近现代史的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兴吉说,八所港之所以能够兴建,主要是当年日本侵略者想通过海运将石碌铁矿所产的富铁矿运回日本本土,按照日寇当年的设想,他们计划分三个阶段从海南掠夺铁矿石,其中第一阶段年产铁矿石100万吨,第二阶段年产200万吨,第三阶段年产300万吨。
1939年2月10日凌晨2时半,按照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和海军部共同发出的命令,日军“台湾混成旅团”数千人,在海军第五舰队30余艘舰艇护卫和5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经过约半小时的作战,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抵抗,在海口西北角的天尾港登陆。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先后陷落。
日寇占领海南大部分地区后,日本报界随即在国内大肆喧嚷,称海南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岛,是梦中的宝岛,许多企业、开发公司秉承日本政府和海军的指示,纷纷登岛考察,争夺岛上资源。
日窒会社即是其中的一家公司,当时该公司以水力资源开发为主。1940年1月,日窒会社社长故野口遵等人乘飞机巡视海南岛,经过海口时,他意外地从海军情报部得到石碌存在着铁矿山的情报。这让他喜出望外。
事实上,日军侵占海南岛后,不仅达到了将海南岛作为对华南进行航空作战及封锁作战基地的军事目的,而且还因为石碌铁矿的发现而达到了其掠夺宝岛资源的经济目的。日本军事当局将开发石碌铁矿作为作战时最重要的事业之一。
在着手开发石碌铁矿的同时,日本侵略者对铁矿石从什么地方出海运回日本的问题进行了慎重而又周密的研究。
张兴吉说,当时距离石碌铁矿较近的港口共有3个,分别是儋县的新英港(即现在的儋州白马井港)、东方的北黎港和三亚的榆林港,其中距离石碌铁矿最近的是北黎港,但该港是河口港,不适合停泊大型船舶,白马井港和榆林港又距离铁矿较远,运输成本较高,最后日寇认为北黎港湾南侧八所潭的地方较为适合建港口。
石碌铁矿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的中部山区,距离西海岸线有50多公里。就原有的港口而言,石碌铁矿的西北面100多公里处有儋州的白马井港,西南面50多公里处有北黎港,东南面200多公里处有榆林港。三港之中,以北黎港距离矿山最近,但该港海湾狭小,航道短浅,难以扩建为可泊巨轮的大港。其余两港距离较远,修筑运输铁矿石用的铁路需耗费巨额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因此,日窒会社认为,三港对比之下,还是以北黎港湾南侧八所潭的地方较为理想。八所潭在鱼鳞洲的东部,有珊瑚礁断面,广约150米,足可为内港的一部分。而且这里海宽浪静,流沙的流向又为东西方向,只要筑起防沙堤,即可阻挡外洋来的波浪和流沙的堆积。利用珊瑚礁作为水中施工的脚手架,也有很多好处。同时,从长远的利益着想,八所潭东面沿海一带为广阔的平原,若以建设八所都市,足可容10万人口,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最后,在日窒会社南方部主要负责人久保田丰的坚持下,日本海军部不得不同意在八所滩筑港。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