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海南民间绝艺——走进中和古镇寻访扎龙高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李关平 苏晓杰 时间:2011-04-06 15:24:27 星期三

  5天造出13条龙

  一条舞龙,除了关键的龙头,龙身整体的协调也是扎龙的成败关键之一。

  今年74岁的汤汉青也是一名扎龙高手,10多岁就在古镇上跟随师傅学习扎龙技艺,如今满头银丝依然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龙身大小和长度都要有比例,不能长而细,短而粗。

  龙身分成数节,30多米长龙甚至有10节,每节用厚竹片编织成环状,围上缝有龙鳞状的银纸片做成布身,变形成了一条鳞光闪闪的龙身。龙身还要装上龙爪,并有活动机关,如此舞龙才能神似“腾云驾雾”。

  中和镇委书记陈益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往年,中和居民也有自发舞龙闹元宵的。今年政府组织更是极大激发了居民的热情,大年初十宣布元宵举办舞龙民俗活动,各片区群众随即自发召开讨论会,商讨舞龙的制作、舞龙队的组成。两天之内,便有13支舞龙队报名参加活动。短短5天之内,13条舞龙腾空出世。

  记者元宵节当晚在中和镇采访,就看到了13条舞龙相聚关帝庙前广场,有浑身赤如烈焰的火龙、有流翠染黛的青龙、有金鳞闪闪的金龙、有龙头虾身的虾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据了解,平时制作一条20多米长的舞龙至少需要10天时间,为了赶时间争速度,各家各户出钱出力,扎龙师傅和徒弟日夜赶工。钟世彪带领的“夜游神”队用了三天时间就造出了一条25米长青龙。

  扎龙手艺代代传

  中和古镇舞龙闹元宵的传统缘自宋代,经久不衰。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韩国强告诉记者,中和作为古时儋州的首府,驻军、朝廷命官、商贾过往或驻守之地,必然带来一些中原的传统民俗,同时带来的还有扎龙这样的民间技艺。从形态上看,中和龙的龙体偏小而修长,应是属于中原龙。

  舞龙队沿街而行,穿街走巷,路过每家每户,所到之处,居民纷纷以茶水、红包等犒赏舞龙队伍。这样的场景,在中和古镇男女老少的记忆中始终留存。

  中和的扎龙手艺也在海南西部声名远播。钟世彪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中和镇墟上有扎龙手艺的不下10人,只是有人转投他业。像钟世彪、符世杰、汤汉青如此钟情于扎龙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他们每年能接到十至八条舞龙的订单,价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这些订单有来自儋州本地,也有的来自屯昌、临高、昌江等地。

  如今,钟世彪等正传授扎龙技艺给徒弟,让手艺代代相传。钟世彪的儿子钟学东今年31岁,已经能够独立带领师弟们制作舞龙。只是经常遭到钟世彪的“训斥”,“龙耳怎么能带耳环呢?”、“龙眼装上LED灯还像龙眼吗?”……钟学东则认为,尝试着变化和创新并不是件坏事。

  千百年来,中和舞龙在流传中不断发展演变,不变的是中和人对舞龙闹元宵的热情。在窄小的古镇街巷中、静寂的小院内,锣鼓声响,火龙、青龙、金龙……昂首舞动,令人不禁遥想千年古城的昔日繁华。

  2月17日,中和镇13只舞龙舞狮队在古城儋州市中和镇闹元宵。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