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出水(宋)青白瓷瓶
西沙出水(宋)青瓷碗
西沙出水(宋)刻划花青瓷碗
西沙出水(宋)青白瓷碗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有三个报人,没有人学过考古,也没有人与历史学沾边,但就是这样三个人因为共同的海瓷收藏爱好走到一起,更因为他们专注于西沙“华光礁”出水海瓷藏品,而联系得更加紧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言,应是对黄宏良、陈湘宁、汪建鸿三位海南藏家最好的印证。
海瓷收藏绕不开华光礁
在三位藏家中,黄宏良年龄最长,收藏历史最长,在他的主持下三人共同编著了《华光礁一号瓷器鉴赏》一书,书中收录了三人的主题收藏———西沙华光礁海瓷精品。
黄宏良说,西沙海瓷收藏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华光礁,早在上世纪末渔民就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南宋沉船,出水瓷器无以计数。
海南岛陆地面积有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洋大省,管辖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在这片辽阔的海域里,不仅物产丰富,水下文化遗产也极其厚重。
勤劳智慧的中国先人在这片海洋上开拓出了著名的海上丝绸线路,这条商路,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也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商贸文化交往,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文化之路。
沉睡在大洋里的这些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大量历史信息,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华光礁属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范围,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
“我的华光礁海瓷藏品属于只进不出,遇到投缘的藏友,还会赠送,为的是让更多的爱好者关注华光礁,尽可能将古玩市场上散落的华光礁海瓷收集齐备。”黄宏良说,海南的近海和远洋,都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水下历史遗存。我们可以把这些遗存比拟成一粒粒散落的珍珠,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散落的珍珠重新组织起来,让这些遗产重新焕发出熠熠夺目的光芒,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南海段的水下文化遗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实际延续,这些资源的存在,是古代先民遗留给海南的宝贵财富,无疑也为未来的海上旅游提供了宝贵资源。
收藏华光礁瓷器就是在彻读宋史
与专注收齐华光礁海瓷种类的黄宏良不同,汪建鸿对华光礁海瓷背后的历史情有独钟。
中国古代航海中谚语有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仑”,出自宋 ·吴自牧《梦量录》卷十二,内中的“七洲”即指西沙一带海域,而华光礁一号沉船就恰恰在此触礁沉没,因此,华光礁出水瓷器为探讨宋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航海技术、外销商品种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自汉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屡有变化,但海南岛始终扼航道之要冲。在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海航道上新开通了东、西两条航线,商船满载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从广州启运,途经海南岛,经南海到波斯湾、红海,经航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达东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西沙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及其海域都曾打捞出许多唐宋瓷器,有青釉、龙泉青釉等。这些考古发现都是海南在这一时期在海上丝路地位和作用的历史见证。
汪建鸿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形象,在世界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拥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完全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文化影响力。南海文物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了中华民族如何从农耕文化向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倪端和轨迹。
“手里拿着华光礁海瓷,总觉得很重很重,它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汪建鸿说。
与多数藏家研究藏品本身不同,汪建鸿把收藏华光礁瓷器当做彻读宋史,并认为中国的经由南海直达南亚各国、印度半岛,以至于西亚和北非各国的海上历史通道,与人们所熟知的经由吐鲁番、中亚抵达西亚和欧洲大陆的陆地“丝绸之路”,在经济上具有同等的历史价值,而在政治、文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上,则具有非常重要的革命性的世界意义。为表区别并表示其特别,可以单独称为世界的“陶瓷之路”。
醉心海瓷乐无穷
“身处海南,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如果不收藏海瓷,总是有点缺憾。”陈湘宁说,自己对瓷器的情感,更多是感性的,即使是小小瓷片,也能让自己兴奋。
指着《华光礁一号瓷器鉴赏》中收录的一件自己的藏品,陈湘宁说,我偏爱青白瓷,它虽然没有青花瓷的高贵,也没有粉彩的华丽,但就是这种白里透青,青中有白的透明釉色让自己着迷。
据介绍,华光礁出水青瓷有很大一部分为珠光青瓷,这是指一种外刻直线折扇纹,内刻划卷草,花卉间饰篦梳篦点纹的青瓷,多呈青黄色,类似枇杷黄色茶碗,大多出产于福建一带。
南宋时期,福建仅烧造珠光青瓷的窑场就多达百余处,加上其他地方的窑场,数目惊人。据统计,古泉州所属7个县(包括同安在内)就发现古窑址400多处。
“再有就是《华光礁一号瓷器鉴赏》收录的德化粉盒,盒盖上的纹饰有菊花,也有莲瓣,还有牡丹,仔细看又不尽相同,古代工匠之手可谓巧夺天工。”说起瓷器,陈湘宁总是很兴奋。
为什么华光礁出水瓷器有这么多完整品,它们又是如何沉睡海底800年被人们发现,陈湘宁查阅了大量考古资料。
资料显示,华光礁一号沉船只有木制船体的下部结构残存在水下,没有见到有任何上层甲板之物,所有文物分布非常集中。如果船只仅是从礁盘内被风浪击碎至此,在中间数百米的潜水区散落大部分的残骸和船货,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由此判断,沉船不可能在礁盘内失事,被风浪吹入浅水区,也可以排除是从礁盘内航行到此停泊的可能,而应当是被外力送入这一浅水水域的,船货埋藏在礁盘内沙质海底,不容易受到海洋生物侵蚀,加之瓷器有着稳定的物理化学属性,容易长久保持,经年代鉴定为南宋时期。
目前,海南的海瓷收藏愈加火热,收藏者年龄跨度大,每逢周末海口市东湖一带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总是人声鼎沸,人人独具一双慧眼,收藏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