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江苏省教育厅近期将出台“幼儿教学标准”,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后幼儿园不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小学化”内容。对此部分家长担忧不准幼儿园教算术,但小学入学面试要考,反而致家长花高价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使孩子更辛苦。
网言网语:
网友:我记得我幼儿园时候就教那些东西了,这么多年了终于不用让儿童学了。
网友:我倒觉得幼儿园可以教教孩子们诵读一些蒙学经典读物。从小就教他们真善美,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善良的种子。这样他们长大以后才不会道德滑坡。
网友:“唐诗宋词、算术不能教”,这又是一刀切、不分青红皂白的快意恩仇。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是在幼儿园减少几个课程就能办到的,童年的快乐关键在于家长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教一点唐诗宋词和算术,不是考验孩子能学到多少,而在于培养学习的兴趣。古时的经典在幼儿园吃了闭门羹,如果为了减负,那么中学课本是不是也取消古诗文?不是不能教而是如何教,这才是症结所在。
网友:让孩子快乐不是规定该教不该教,有些孩子可能感觉学习认字就是快乐,只是他们不需要压力!让孩子快乐,首要的就是改革考试制度。
网友:给孩子培养个好的学习习惯比上什么班都强。
媒体论道:
没有“唐诗宋词”的幼教餐孩子爱吃吗
“教育从娃娃抓起”这话儿,如今已经显得跟不上时代,现实中,教育早已向前延伸到“幼教”甚至“胎教”,要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假如等到成了娃娃才去抓,恐怕为时已晚。诚然,教育的延伸,以及“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固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假如“幼教”本身的理念、内容甚至方式方法存在问题,最终弄得走火入魔,甚至收获“拔苗助长”的果子,怎一个尴尬了得?
而从当前幼教“小学化”的倾向来看,当唐诗宋词,甚至算术英语纷纷成为幼教的内容,上述担忧还真是并非杞人忧天。从这个角度来看,江苏省教育厅近期出台“幼儿教育标准”,以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宗旨,禁止幼教机构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小学化”内容,要说未尝不是在设身处地的为幼儿们的福祉着想。
不过,假如就此便对上述“幼儿教学标准”给予掌声,恐怕还有些为时过早。事实上,既然是“幼儿教学标准”,当然不能只是禁止别人教什么,究竟幼教能教些啥,又应该教些啥,“标准”也应给出指引才是。只不过,既然上述“标准”的全文公之于众,不能教唐诗宋词的幼儿教育,会送上些怎样的幼教大餐,暂时也不得而知。
事实上,幼教“小学化”固然不妥,但幼儿教学是否应该设置禁区,又有没有必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恐怕本身就值得商榷。毕竟,对于幼儿们来说,既然是一张张的白纸,更有着无限的可能,假如人为的在幼儿教育上设定过多的限制,恐怕本身就犯了校园教育的老毛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唐诗宋词,算术固然不必成为幼儿教学的必修课,但却也大可不必设为禁区,至于说“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个出发点当然没错,但似乎也没有证据表明,唐诗宋词和算术都是幼儿们的痛苦源头。既然幼儿们的个性和偏好五花八门,让爱读唐诗宋词的幼儿读读诗,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教学呢?
基于上述视点,幼教固然不应操之过急,更需要以幼儿的视角作为出发点,但本该有教无类的幼儿教育,假如过早的制定标准,设定禁区,恐怕同样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千龙网吴江)
幼儿园禁教唐诗算术是矫枉过正
幼儿园“小学化”,并不是个陌生的现象。现在不少幼儿园为了体现“教学质量”,满足家长让孩子“学到东西”的需求,纷纷对孩子进行过度化教学,有的甚至直接提前使用小学教材。毫无疑问,这既搞乱了学制安排,又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可能造成他们以后厌学。对这种不符合教育规律,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做法,理应及时纠正。
然而,为纠正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专门出台规定,禁教唐诗和算术,却有点矫枉过正了。唐诗和算术的内容,未必非要到小学才能接触,有接受能力的幼儿园孩子,教他们背诵一些最简单的唐诗,如“鹅鹅鹅……”“床前明月光……”之类,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就跟儿歌、童谣差不多吗?幼儿园孩子会数数,算简单的加减法,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古代三四岁的孩子也有启蒙教育,外国的幼儿园里老师也带孩子朗诵诗歌。我们完全没必要因噎废食。
而反过来看,就算幼儿园完全不教唐诗和算术,教学活动未必就一定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或者压抑他们的天性,伤害他们的身心。比如,老师给孩子讲故事,对故事内容不加甄选的话,有可能讲一些内容过深的故事;带孩子做游戏、锻炼,教他们礼仪规范时,如果教师水平不高,也可能对孩子体罚、侮辱。当然,还有一些家长会拔苗助长,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兴趣班,让他们在其他时间学太多的东西。总而言之,唐诗和算术绝不是幼教问题的罪魁祸首,能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只能是那些教育他们的人。
当然,笔者不提倡让幼儿园孩子学太多唐诗,学太难的算术。让字还没认识几个的孩子去背《唐诗三百首》,做多位数的加减乘除,既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幼儿教学的过度化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水平不够高,不懂得尊重教育规律;二是一些小学违反规定,对入学新生进行考试选拔。因此,对幼儿教育内容不必规定过细,重要的是改变这两方面的现状。(长沙晚报)
“禁教唐诗”管得有点宽
唐诗何辜?算术何罪?怎可人为地让这两种内容与幼儿绝缘?依笔者看,倘若这个所谓“标准”真能出台实施,则至少两个成语的解释有了典型的引例:一是“头痛医脚”;二是“因噎废食”。
幼儿教育之关键,不在教什么,而在怎么教。如果孩子感兴趣,学得通,即便教微积分也没什么关系;而如果孩子没兴趣,接受有困难,即便是简单的游戏也没什么必要。进一步说,由于经验的原因,孩子们并不知道世界有多么大,食物有多少种,同样也不知道文化知识技能等都有哪些;而由于先天的原因,每个人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所能发展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孩子对棋类一见倾心,而有的却一看就困;有的孩子对音乐一听就手舞足蹈,有的可能无动于衷,这就是先天的区别。基于此,教幼儿,最关键是广泛涉猎,让其对各种事物多些接触,尽早发现其潜质和兴趣所在,以便将来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成长。
以此而论,当下幼儿教育之弊端,不在于其教了唐诗宋词和算术等“小学化”内容,而在于有些幼儿园将幼儿园办成了“小学低年级”,以唐诗宋词和算术等内容挤占了孩子的游戏时间,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这些内容换个方式教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不那么“小学化”的。从根本上说,“禁教唐诗”这类做法,是典型的“头痛医脚”。
从另一个角度看,诵读唐诗宋词,本身算不上是知识教育,而是语感培养的方式和口语练习的内容,同时也是一种美育;而算术,是一种良好的智力启迪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技能的初步培养。当然,可能有的孩子对这些并不喜欢,不喜欢也无妨,对不喜欢这些的孩子不去强迫就是了,给其所喜欢的内容就是了。无论如何,为了预防幼儿园“小学化”便一刀切全面禁教这些内容,也可谓“因噎废食”的典型之一种。(青年时报)
不改升学方式莫谈幼教标准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耍流氓。这句近期突然走红网络的语录,用调侃方式解构了手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套用在江苏出台的“幼儿教学标准”上。当然说出台“不以升学为目的的幼儿教学标准是耍流氓”有点过了,但不争的事实却是:不改变小学入学标准,出台这样的幼儿教学标准最终只是搞起耍。
诚如有些家长担忧的那样:“有的小学面试,它需要入学儿童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还要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按照东方家长的思维习惯,绝不能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倘若幼儿园不再教唐诗宋词和算术等,而小学入学又要面试这些,那家长就得额外付费让孩子去学这些内容,这样岂不是增添家长的负担吗?
根据最近颇为风靡的蔡美儿著作《虎妈战歌》,你还真无从判断东方式与西方式教育理念孰优孰劣。不过,倘若以孩子多才多艺,并考上名牌大学为成功标准的话,东方式教育自然有其可取之处。蔡家女儿的成
功不是正契合了东方家长的期望吗?从这层意义而言,江苏的“幼儿教学标准”是在反其道而行。
幼儿园不教唐诗宋词、算术等,以此来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样美好的初衷和出发点显然无可指责,在什么年龄段学什么内容,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当然是值得人们期待的局面。可孩子在幼儿园不学这些,就能保证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吗?这仍是个伪命题,而且是简单地把过错归咎于“小学化”教学内容。
在家长望子成龙的集体心理驱动下,在小学入学标准的现实逼迫下,即便幼儿园不教唐诗宋词、算术等,可能家长也不敢掉以轻心,反倒会变本加厉地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甚至花高价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与其出现如此可以预见的结果,还不如由幼儿园来定量教授,这样起码可以确保孩子不至于还没上小学就不堪重负。
因此,并非幼儿园不教这些内容,就能顺延地让孩子不学习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以不教这些内容的手段,来达到“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结果,只是看上去很美的一厢情愿。要想让孩子的童年回归快乐,还得解开环环相扣的上一级的入学标准这个死结。(华西都市报林小明)
如何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中国孩子的负担重,是出了名的。未出娘胎,要胎教;牙牙学语,要背儿歌;进了幼儿园,要背唐诗宋词,学算术;进了小学,等于上了套——一直要在书山题海里煎熬12年;进了大学也不消停,要过英语4、6级,要考研;即使拿到了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文凭,还要参加国考或为找饭碗而奔波……独生子女时代加上就业艰难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中国孩子经受的是乏味的童年、烦恼的青少年。
这一切,从家庭因素讲是因为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冀更高,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因而不惜以牺牲孩子童年的欢乐而填鸭式地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从社会因素言是形成了早教的流习风气,各种培训班不失时机地出笼,利用家长们的心理获利。最关键的是,应试教育的沉疴导致了全流程的急功近利,从幼教到小、中、大学,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升学无不以考试分数作为指标。而好的学校和升学又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以从家长到学校再到社会,形成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共识。极端而言,是成人世界的合谋绞杀了孩子的童年,使孩子们的乐土变得渺茫杳然。
给孩子以童年,让他们享受父辈祖父辈曾经有过的无拘无束的快乐记忆,确实是个好主意。就此而言,江苏省出台“幼儿教学标准”,不允许幼儿园教授唐诗宋词和算术等,是基于良善的目的。可是,如此“去小学化”就一定能把幼儿园变成孩子们一生难以忘怀的乐土吗?未必。孩子的乐土,有其特定的心理感受,而不是成年人设计的程序。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情感体验,在基本物质生活的保障下,往往是和功利物欲绝缘的,他们所向往的乐土,是徜徉于大自然的自由,是和玩伴们甚至和动物的无拘无束交流。因此,不管城乡,也不管贫富,只要没有成年人强加的功课和牵绊,在草地上、小河边、泥土里,都能构成孩子的乐土,演绎出孩子眼中的童话,成为一生不朽的美好回忆。
幼儿园,哪怕是取消了唐诗宋词和算术教育,依然是成人给孩子们刻意制造的围城。这个围城里不缺乏精美的玩具,也不缺少玩伴儿,但由于寄予了成人世界教育的心机,孩子们不可能在这个围城里舒展自我挥洒童稚和淘气,而必须按照成人世界的规则去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没有唐诗宋词和算术的灌输,孩子们依然还有幼儿园阿姨和园内规则的限制,依然脱不了按照成人世界约定的“完美”路径去毫无选择地前行。
应试教育体制不更新,家长苛刻的教育理念不改,浮躁的社会功利教育习气不除,只在幼儿园“去小学化”,孩子们得到的快乐也不过是“半晌偷欢”。就像家长们所担忧的那样,幼儿园不教算术,小学入学面试怎么办?关键是,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未必不喜欢唐诗宋词,有的也对算术感兴趣。一刀切地给孩子“断粮”,也不是给孩子减负送快乐。
因此,还孩子快乐的童年,不是一项简单的“去”或“堵”,而是一项成年人应该好好思量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是用可量化的指标或条文去简单地“改革”,而是要成年人摒弃掉功利之心,重拾失忆的孩提记忆,换位思考,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纯真、自然、自在的快乐世界。(时代商报张敬伟)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