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家谱溯源:海南林氏——忠烈之后 才俊辈出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耿 时间:2011-04-27 13:22:03 星期三

林暹像

  年少有为的林暹

  在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的旧州岭上,有一座古墓,墓的主人是“林暹”,墓碑背面刻有宋高宗的一份诏书,主要内容为:“有功者必加其爵。乾宁路,远夷也。朕命安抚使林暹,封守此土,地僻海岛,环三千里,外接诸番鬼国,中蹯百峒黎岐,克效劝忠,委身致力,安抚乾宁士庶,归化南蛮军黎。一疏奏闻,朕甚庆幸!如此忠君报国,应提补升,仍留是职。士熟民宜,覃敷圣教,期其大化。许尔僚属,任由调度,尽心筹尽,无负朕面命,恳恳致意也,加赐食禄二千石。”

  林暹,何许人也?

  原来,南宋偏安王朝(1127年-1279年)迁都临安(杭州)之初,人心惶惶,百废待举。与内地一样,当时的琼州社会也有诸多动荡不安的因素。绍兴元年(1131年),来了一位乾宁路安抚使(当时的海南岛隶属乾宁路)———福建莆田人林暹,据说当时他仅26岁。林暹是林披六子林蕴的十世孙。

  1135年,林暹还朝复命,因政绩斐然,宋高宗下诏嘉奖了他,但让他“仍留是职”,回琼续任。于是,林暹返乡,带上妻子王氏和儿子洵武、洵仁,举家迁居琼山府城。

  由于正史和方志中没有林暹的传记,如明正德《琼台志》在收录宋代的“经略安抚使”一栏中,也仅有“林暹”二字,使得他的事迹也是非常难寻。然而,在林暹后人历代所修的谱牒中,还是能找到其模糊的宦迹:林暹来到琼州后,改善了黎族和汉族的关系,抗击了时常侵扰琼州百姓的海盗,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军队和民众都得到顺化。这些稀少的信息与皇帝诏书上的褒扬文字,基本上是一致的。

  海南林氏普遍认为,林暹在琼任职达26年之久,也许是积劳成疾的缘故,1157年便卒于任上。不过这一说法,尤其是时间要素还缺乏过硬的证据,尚待考证。

  林暹的两个儿子后来迁徙到文昌的东阁一带,其后代迅速繁衍,也是散居全岛各地,有的还迁到了广东的雷州、海康和遂溪等地;在海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和欧美各国,也都有其裔孙的身影。

  今天,林暹后人常用的派字有“树、鸿、猷(尤)、明、道、师、先、觉、鲁、国”等,人数约占海南林氏人口的一半,即25万人左右,开枝散叶的速度,比林裕一脉还要快。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