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12岁少年1年流浪全国34城市 "成熟"男孩想要家
来源:东南网  作者:  时间:2011-04-27 17:11:02

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突然离家出走,母亲急得疯了。

一年来,他在全国三四十个大小城市流浪过。

他才12岁,话语中,却透出一股异于同龄人的成熟。

他说他累了,不想再流浪。来到厦门,他希望有人收养,有一个家,继续自己的读书梦想。

来电求助“我不想再流浪了”

“你好,这边是新闻部吗?我是一名流浪儿,不想再流浪了,能找你们帮忙吗?”

前天下午4点多,导报记者的电话忽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个男孩稚嫩的声音。他说他在轮渡。

一个小时后,一个脸上带着羞涩的男孩,来到本报社。

男孩上身穿着白色长袖T恤,袖口挽起一半,腰间绑着一件黑色夹克,底下是一条有点脏的牛仔裤和一双白色运动鞋。

他叫王明,今年12岁。

24日晚上,他从泉州坐动车来厦门,在火车站过了一夜,前天逛到轮渡,向几位女孩乞讨了10元钱。

他说,实在不想继续过居无定所的生活,感到累了,便拿起公用电话,打了厦门几家媒体的电话,最后拨通本报热线,才找了过来。

“我想给自己找个家,想安安静静地回到校园继续读书,将来找份工作,报答别人。”他说。

男孩的一言一行,显得很从容。

家庭不幸父亲出走,母亲疯了

王明,出生在湖南衡阳县石市乡醒狮村跃进组的一个农民家庭。

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突然离家出走,母亲急得疯了。王明由外公外婆抚养了几年,此后由大姨妈一家抚养。

2009年,外公外婆去世,大姨夫则不幸摔断腿,生活困难。当时,王明读小学五年级,不得不辍学。

2010年5月的一天晚上,王明回到家,听到大姨妈和姨夫在屋里吵架。

“因为钱,因为我。”王明告诉导报记者。

那时,他忽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负担。晚上9点,他摸黑从家里跑了出去,决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觉得外面那么大,肯定很好玩”。

王明的大姨妈徐女士,昨天与导报记者通话,得知外甥跑到厦门,有点惊讶,可是马上又说:“这小孩就喜欢乱跑。”

她也证实,王明的父亲确实跑了,母亲疯了,不过,小时候王明很乖,学习不错,后来一直往外跑,就开始管不住了。

“我平时要打工,很忙,所以没太多时间照管他。”徐女士说。

得知外甥想在厦门找个家,继续念书,徐女士表示,只要孩子愿意,不再到处跑,她支持他的决定。

流浪经历一年去过几十个城市

王明的流浪生涯,从去年5月开始,近一年来,他在全国各地流浪。

第一次从老家出来,他偷偷溜上开往北京的火车,路上被查到没票,在长沙下车。

当时身无分文,肚子又饿,他第一次向别人乞讨,害羞地走到一位年轻女孩身边,小声地说“能不能借一两块钱”。直到第四次乞讨,他才遇到一个好心人,给了他一点钱。

在长沙呆了两天,他又溜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却在郑州下了车。“那时刚醒过来,发现车站这么大,觉得肯定很好玩,就下车了,下去后才知道是郑州。”

随后的日子,王明就像上瘾了一样,四处流浪。

“北京、沈阳……大连、武汉、上海、苏州、镇江、南京……桂林、广州、东莞、深圳……南昌、萍乡、新余、南平、福州、泉州、厦门。”王明一口气说出自己去过的城市和地方,有三四十个。

有时他坐火车,有时坐大巴,都是逃票上去的。有一次,为了等大巴启动,他在大巴厕所里躲了大半天。

很多个晚上,他是在火车站度过的。“最苦的时期,是在一张狭窄的凳子上过了十天。”

他遇到过不少好心人。有位好心阿姨,在石家庄给他找到了一所学校念书,可他读了两天就跑掉了,因为“当时刚出来,还是觉得外面好玩”。如今,他还在为失去那个机会而懊悔。

在南京,他遇到一位好心女孩,当地媒体也帮忙报道。后来,有位台州男子带他回家,给哥哥收养,可到台州后,对方说他年纪太大,最后他被送回衡阳。后来他又跑了出来。

王明“语录”

●“书读到五年级,一直到四年级的时候成绩都还挺好。”

●“出来后觉得人其实都挺简单,都是被一些东西弄得太复杂。流浪时看到一些悲剧时,都会设想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结果会怎样?”

● “不想再流浪了,想读书,以后长大了找份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不用到处晃荡了,那样没意义。”

●“对帮助我的人没有要求,只希望家庭能够和睦,能让我安静读书,人要高尚,(收养父母)有高中以上文化就行,富或穷都没关系。”

●“虽然以前跑过,别人对自己肯定也会有想法,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解释和证明,不过这次真的是不想跑了,累了。”

【手记】

就是这么一个“成熟”少年

你想不到,一个12岁的孩子,曾经“迷恋”在全国流浪的日子。

你更想不到,一个12岁的少年,会说出“累了,不想再流浪了”、“人其实都挺简单,都是被一些东西弄得太复杂”之类的话。

他的话,“成熟”得让旁人投去怀疑的目光。但他的话,饱含着多少辛酸。这种辛酸,是那些“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无法体会的。

他的家庭,他的经历,是滋生他“成熟”的土壤。

而面对我们这些大人,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抱着玩具的孩子。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知道如何“对付”大人的质疑。

他并不刻意回避自己的家庭和经历,只是担心别人知道实情后,会对自己产生“畏惧”,不敢接纳自己。

他总结自己的优点:比别人懂事,脑袋可能转得快些。可是,流浪也让他对外界产生防备,“以前蒙过别人,不过都是在不伤害我和对方的情况下,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他保证,若真能找到接纳他的家庭,以后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了。

他也坦承,觉得被收养或寄养在别人家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你不去试,那肯定不会有结果,不管结果怎样,只有试了,你才会知道”。

他,就是这么一个“成熟”少年。(海峡导报 记者 曾益航/文 巫芳/图)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