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汶川援建难题之抢救羌文化:负重的文化传承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时间:2011-04-29 11:11:01

珠海援建的绵虒镇,打造了大禹故里。

锅庄广场成为羌族同胞喜爱的一个文化活动场所。

两名同学在课间练习吹羌笛,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围观。

广东在援建时,注重保留羌族文化特色传承。图为萝卜寨的羌族建筑。

  ■题解

  汶川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地震中,作为“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羌族人去世和失踪。文化的载体是人,地震对羌族人民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祭祀神坛被摧毁、重要器具被损坏和丢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承后继乏人,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

  对于这个“云朵上的民族”,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感叹:“汶川地震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灾难,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更为紧迫的是,羌族是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对于民族的记录,只能通过对老人的口头语言进行录音录像,以记录历史传说。

  这一切,就像一份考卷中的附加题,摆在了广东援建工作者面前。

  克枯小学校长高炬在汶川生活了30多年,但生平第一次看见羌笛,已经是2009年。第一次看着一根竹节长、管身细的“新玩意”,高炬以为是一双筷子。

  与他一样,克枯小学238名学生,几乎全是羌族,却也几乎都不会说羌语。羌笛、羌绣这些对于他和孩子们来说,“就像一门从没接触过的外语。”高炬说。

  一年多后,今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克枯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凡紧捏羌笛,略带羞涩地在中央和四川省领导前演奏,曲终,他赢得了满堂彩。望着这个曾经连羌笛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孩子,高炬激动地拨通了援建人员的电话,“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广东援建组进入汶川时,他们面对的是破碎的房屋、毁坏的历史文物,也面对着对本民族文化日渐疏远的普通羌族人。文化保存传承任务异常艰巨,但留给援建者的时间却不到3年……

  震后,汶川县政府通过《汶川县建立羌族文化保护体系的意见》,提出通过保护体系建设,用3年的时间,初步完成羌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抢救、名录和研究传播平台建设;用5年的时间,初步完成挖掘和传承机制建设。

  眼下,距离规定的时间越来越短,汶川当地干部却不乏信心。

  当地文体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广东人不但建起了颇具羌族特色的建筑,使看得见的羌文化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帮汶川人打下了“看不见的文化”传承的底子。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