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向日葵盛开。 麦田 摄(人民图片)
4月2日,上海浦东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立,首批小朋友在心理减压室体验“减压”。张海峰摄(人民图片)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孩子们“成长的烦恼”和种种“心结”、“心病”,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学校不能无所作为,社会不能漠然置之。
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保持快乐、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作为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专家观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人民日报刊发相关深度报道,目的正在于此。
4月22日,药家鑫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这个本应享受灿烂年华的大三男生,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类似事件一次次刺痛人们的心,让人不禁要问:这些年轻人究竟怎么啦?
与极端个案相比,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成长的烦恼”更值得我们关注。花一样的年纪,似乎应是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许多孩子不快乐,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快乐?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愿天下孩子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人人有颗金刚石
【案例】小超是个初三男生,初二时,他被班主任无意间骂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数学没考好。”从此,他就沉浸在这个问题里无法自拔:“我是否比别人笨?”发展到最后,他回到家就不停地念叨:“我是傻瓜,我是傻瓜,我是傻瓜!”从初二时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倒数。
【困惑】 抑郁自卑怎么办?
【支招】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心理学者沃建中:这个孩子是严重抑郁症。“你怎么这么笨”伤害了他心理层次中最深的层面,即自我价值层面。他表现得特别敏感,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不能接纳现在的“我”。
失败和挫折来临时,所有人都会去寻找原因。乐观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特定性、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且只限于此时此地;悲观的人则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期、永久性、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其他事。小超的归因就是后者,即认为“自己傻”,而不是偶尔考试发挥失常。这样一来,就不会试图去改变。
人的不自信往往源自不了解自我。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一个最硬、一个最软,只因结构不同。同样,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弱点,人人都有颗金刚石。找出最佳潜能优势,是帮助孩子提高自信的最根本方法。即使成绩最差的孩子也可以发现:“我尽管成绩不好,但有管理能力,将来能成为企业家呢!”
抑郁的人总是不自觉地关注别人:“我这么差,别人会怎么看我?”因此,要训练改变他的思维方向,从关注别人转为关注自己。要告诉孩子:“人是为自己活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只要关注自己的行动就可以了。”
例如,可以训练慢慢接纳、喜欢自己。每天早晨临出门前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喜欢你,你真棒!”每当做了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事,不妨告诉自己:“没事,都过去了。”
亲子交流敞心扉
【案例】数不清的家长为和孩子沟通困惑:“孩子自从上了高中,脾气就变了,明明好好的,突然间就不理你了,常常两三天对谁都不理不睬。父母问她话,她浑身都是刺,莫名其妙地发火。”“房间的门永远是关着的,每每隔着门,小心翼翼地轻声问候,都只换回孩子不耐烦的回答:‘别打扰我!’”
【困惑】 青春期逆反的孩子怎么沟通?
【支招】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凤池:青春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青春期的孩子要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价值在哪里、向哪里发展。这个自我认同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自相矛盾、相当混乱的情况。孩子要独立发展、有独立意识,形成独立的性格,这是每个家长应该特别高兴的事。因此,当孩子逆反时,家长不应该失落和失望,而应该兴奋和喜悦,说明孩子长大了。作为父母,要有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和孩子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
沃建中:人只有在感到非常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敞开心扉。如果充满戒备,就会锁闭内心世界,沟通便无从谈起。因此,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第一步,便是跟孩子建立信赖感。这要做到的,是无条件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不论他们行为如何、犯了多大错误、有多么失败,家长的爱都永不离开。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时,您会叹气失望吗?如果回答“是”,那就没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如何打破和孩子间的僵局呢?首先分析原因,家长可能无意中做了“机关枪”,或习惯居高临下跟孩子说话,或老是指责孩子等。孩子之所以和家长冷战,也可能是家长不愿意妥协,彼此都硬撑着。
所以,第一步,家长要认识和孩子沟通的意义和目的,以结果为导向;第二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无论孩子是什么反应,都全盘接纳,不带任何负面情绪;第三步,主动寻找和孩子间的灵犀点,创造机会重新打造亲密关系;第四步,多谈论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在孩子愿交谈的情况下,注意多倾听,把沟通的局面一点点扳正过来,形成良性循环。
戒除网瘾一身轻
【案例】高三学生齐强,成绩处于中下游,学习之余常上网打游戏,渐渐地一发不可收拾。他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手指头甚至经常不由自主地做敲打键盘的动作。
【困惑】 网络游戏成瘾怎么办?
【支招】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专家陶宏开:网瘾是指电脑和网络使用者对其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觉得快乐、有成就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与及时的引导矫正,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渐渐形成依赖。一旦停止,就烦躁不安、感觉难受,进而失去理性,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即使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也在所不惜。
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家庭教育不健康,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学校应试教育的枯燥和压力。根治青少年网瘾的关键在家庭。所以要通过心理沟通、行为矫正、环境改变,给孩子一个新起点。
沃建中:人总要在潜意识里寻找一个生存下去、生活得有意义的理由。当他发现在学习中老受打击、彻底没信心了,而在网络游戏里能获得成功体验,就容易上瘾。戒除网瘾,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思考:这样一直玩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对人生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改变他的思维模式,解除他的反对意见。
要从游戏中出来,首先要隔离。这时候,家长要扛得住,坚持不让他玩。如果他暴跳如雷,非要玩怎么办?三个字,不理他。第二步,重新寻回学习的信心。通过一点一点的训练,让他感到自己学习“还是可以的”。例如可以做个潜力测试,让他发现自己很棒,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用科学方法恢复自信。
当好孩子“减压阀”
【案例】丽丽在期中考试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了,甚至一想到考试,身体就发僵。听到考试开始的铃声,丽丽马上心跳加速,感到脑子变得比平时迟钝,手冰凉、浑身冒汗,紧张得甚至连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都想不起来。
【困惑】 考试焦虑如何放松?
【支招】
杨凤池:孩子考试考得好,不应该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家长不能只盯着孩子考了多少分,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孩子智商、情商的均衡发展。吃晚饭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同学间的趣事;趁孩子学习的间隙,和他谈谈心。这些都是如水般自然的精神给养。更多时候,孩子厌恶、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不好会受父母批评,感觉考试成绩比自己还重要。
沃建中:如果把考试看成一场可怕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它就是一场可怕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果把它看成人生珍贵的经历,终生值得怀念的记忆,它就是一段美好的过程,每天照样可以开开心心度过,一定的压力和紧张反而成了有点刺激的挑战,给生活带来喜悦和成就感。
考试紧张在孩子中普遍存在。我在辅导一个考试焦虑的孩子时,没告诉她如何让自己不紧张,也没告诉她怎么听音乐、深呼吸,而是引导她从事物正面思考问题——如果每次考试都担心紧张怎么办?想拒绝、回避,不如接纳紧张,努力在紧张的状态下把考题做好。这样一来,就使自己的精力集中到考前准备中,而不是去无谓地担心;再者,平时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越多,意味着高考中遇到的问题越少,这样看来,平常的考试根本不用紧张。引导孩子看到阳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让孩子真正快乐的源泉。
另外,研究发现,孩子的心态与家长心态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家长越紧张、越焦虑,孩子也会跟着紧张和焦虑。其实,家里应该是孩子最放松、最没压力的地方,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充当“安全垫”和“减压阀”。这样,孩子在学校感受到的压力,到了家里就可以有个缓冲。
我的快乐我做主
【案例】 “无聊,没劲”,去年考上某大学的兰彤最近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每天重复的上课、下课让她感到枯燥乏味。高考前,她以为自己考上大学就会无比快乐。可如今真考上了,狂喜过后,竟有些空虚和失落。
【困惑】 谁偷走了我的快乐?
【支招】
沃建中:如果我们把幸福寄托于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赚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等,也就是向外追求幸福,幸福就会受环境左右,因为环境经常是不可控的;但如果向内追求,即追求内心的感受,那么,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因为自己是可以控制的。
人生不是赶路。天天心慌气短、胆战心惊地活着,恰恰是在浪费生命和青春。人生应该是努力而轻松地活着,既享受当下、不着急拼命地往前赶,又要有挑战性的目标。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说,“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我的理解是,“快乐”来自当下的美好时光,是向内,即自己心灵的感受,而不是追求身外之物;而“意义”则来自于目的,即根据自己所长确定一个具挑战性的目标,让自己的一生更幸福。简单来说,幸福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同时追求未来。
杨凤池:我们完全可以在外部世界依旧的情况下,让幸福重新回到身边。换一个想法、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式处理眼前的问题,也许会出现另外一种景象。不管你生在哪里、住在何方,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年轻还是年长,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记者张烁)
上海浦东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解决“成长的烦恼”
10岁的小袁浩用力击打着面前“智能反馈心理宣泄仪”的红色靶心,“力量很大!”宣泄仪用语音鼓励着他。接着,他又走到另一台宣泄仪前,在“请跟我一起喊吧”的语音提示下,他扯起嗓子大声呐喊……
袁浩是上海浦东新区崂山西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期中考试了,压力挺大的。”但发泄一通之后,他走出这个“情绪疏导室”,感觉“轻松多了”,脸上也露出了格外可爱的笑容。
这是4月2日揭牌的上海浦东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里的一幕。在这个面积约600平方米,有20间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专用心理室的辅导站内,孩子们可以通过呐喊、击打、音乐、甚至香薰SPA等方式来宣泄情绪、放松自己,也可以直接找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用沙盘、面询的方式解决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这个辅导站还有一个价值80万元的心理减压舱,“这种减压舱在全国都不多见,据说以前只用于宇航员减压。”辅导站工作人员廖静瑜告诉记者。
“不仅设备先进,我们的软件也十分过硬。”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胡建平介绍道,辅导站工作人员公开选聘,由具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新区还公开招募了一批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形成稳定、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承担心理热线咨询辅导、网络在线辅导和心理面询辅导,“首批志愿者团队已有100多人。”另外,新区还从全市和新区的高校、医疗机构、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聘请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专家16名,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教师与志愿者进行筛选与督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复杂转型,大众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应该说是应运而生。”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表示,“但是,一个辅导站是不够的,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发挥学校、家长、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源的合力作用,并且要常抓不懈。”
未成年人工作,在浦东一直被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新区为此也开展了不少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如建立青少年社区实践活动辅导站,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建设,清理并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及社会文化市场环境,构建医教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等。此次成立的心理辅导站同样是个创举,“不仅增加了个更专业、更完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指导、研究、服务机构,未来还将在新区建分站,以满足更多未成年人的需求。”胡建平说。(记者孙小静)
如何化解“千千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近20%的青少年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抑郁自卑,青春期逆反,网络游戏成瘾,考试焦虑,无聊、没劲、不快乐,这些心理现象目前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因此,有人说他们“心有千千结”。
如果没有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恐怕很难健康成长、成人。成人和成才哪个重要?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成人重要。就是说,在观念上,大家分歧较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认识到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国家要求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去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南方某省的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素材。
然而,现实生活中,为啥青少年心理问题还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大家的认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社会评价人才侧重能力,学校教育重视智育,家长更是紧盯分数。治疗“小小少年为何烦恼”的良药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其实,有些地方已经在行动,据悉,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培训了专门的师资力量,辖区内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每天都有好心情”、“还学生尊严”、“悄悄话信箱”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们的做法获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儿童发展问题部长级磋商会议的代表们的好评。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在很多学校,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因此,愿更多的学校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稳定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个性以及热爱生活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生活节奏加快,独生子女增多,父母期望值偏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家长面对更大挑战。家长能否像关注分数那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方法上,家长要挤出时间与孩子多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应该承认,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社会不但应该改变对师生及学校的一些评价标准,而且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的场地,营造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氛围。
先哲说,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心灵。未来的国际竞争,也必将包括心理素质的竞争。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塑造更坚强、更广博、更健康的心灵,应该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使命。(董洪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编辑:王小畅)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