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趣怪古村新埠村:沙洲上江海环抱的古朴渔村
来源: 海南特区报 作者:廖自如 时间:2011-05-13 13:09:42 星期五

陈氏宗祠北侧有口清波泉神井,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井水清澈甘洌。

  在新埠下村陈氏家族中,陈光羲是清末海口所城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陈光羲,另名陈若农,陈膺荣,祖籍海口新埠下村,后迁居海口龙牙巷。生于清同治12年(1873)3月13日,卒于1950年冬季,享年78岁。海口著名富商、书法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二十来岁考中琼山县秀才,继补禀贡生。聪敏过人,诗文造诣颇深,体格魁梧、勤练武功、臂力超群,能开满弓远射,文武全才,多才多艺,尤功书法,海口商铺招牌、地方人士寿联婚对,多请其题。是清末正一品建威将军吴元猷孙婿正二品武显将军吴世恩女婿。1912年任广东省参议会第一届议员,海口商会会长,先后在海口水巷口及博爱路经营“友盛堂”、“仁济堂”,商业信誉甚高,热心公益事业,独资修建南门龙牙巷至田边村石板路,将祖置南渡江下游三角洲土地捐助给新埠小学当校产,还同外家姐夫东门举人粘世(王+召)等倡捐巨资,将南门内惠爱医局旧址改建惠爱医院,并亲书苍劲有力的“惠爱医院”院匾额及“惠不在大,爱欲其生”联于大门两旁。他还倡建大同戏院。为民造福、德高望重。

  新埠中桥村1号的柯家大院也是一显赫的家族。清代从事皮革生意发家。在新埠中桥村有两座三进式豪华大宅院。当时,柯家还在海口振东街建有大宅院,位于振东街41号,该建筑为三进式建筑,90岁的韩阿六阿婆是柯氏的家眷,仍在孤守着家族的这片大宅院,而位于新埠村的两座柯家大院已没有人居住,平时大门紧锁,租给他人看守。但那豪华气派的深深庭院,依然令人感到敬畏。

  柯氏的几座大宅院已显破败凋蔽,斑驳的墙上长满了野草。令人慨叹吁嘘:繁华如梦,富贵如烟。

  古村美景令人伫足留连

  新埠村因南渡江和大海环绕孤悬城市一隅,因此保存着良好的原生态面貌,该村遗存着众多胜迹,令人伫足留连。

  位于新埠下村,陈氏宗祠北侧有口清波泉神井,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井水清澈甘洌,为村民生活所用。

  新埠上村205号房旁有棵古老的酸梅树,下边的树心空了,但枝叶茂盛,有300多年的历史,为村里树龄最长的古树。如伞般的树冠,给周边的村民遮阳挡雨,令村民受益匪浅,他们把这棵树敬为神树,在树根下边焚香敬拜,把树干都熏黑了,但古树依然葱笼。

  新埠上村的关帝庙前,有座敬书亭,始建于清宣统元年。该亭傍溪而立,面对潺潺流水,旁边有古枇杷树和巍峨的庙宇相互媲美,这里曾是琼州一景,是当时文人骚客揽胜抒毫之所。可惜该亭毁于“文革”时期,目前遗址还在,只是亭下的小溪已长满了水葫莲,没有了往日荷花飘香的古韵,令人空留惆怅。

  在敬书亭旁,新埠小学的朗朗书声从窗内飘出,落在敬书亭的溪水中,流向远方,古老的村落将在孩子们的手中继写新的篇章……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