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邱秉衡的儿子邱宏泽(左一)、邱宏鉴(右三)及相关人员,在海口竹林村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 记者 苏晓杰 摄
细雨濛濛中的海口市解放西路车水马龙,在市工人文化宫对面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海南民居建筑。这座饱经沧桑的邱氏祖宅, 见证了一段红色的历史。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间举行,这里成了琼崖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重要策源地。
琼崖革命从此有了领导核心
相比那些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的现代化楼宇,在这座对海南极富意义的老宅中,那些被城市隐藏的红色印记,历久弥新。
“当年成立琼崖地委时共有13人,代表了海南240多位党员。”讲解员周豫介绍,当年的这13名党员只有2位见证了海南解放。
中国共产党诞生5年后的1926年6月,琼崖共产党人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宣告成立中共琼崖地委,选举产生了地委领导机构,选举王文明为书记,地委委员罗汉兼任国民党工作部部长,许侠夫兼任宣传部长,陈垂斌兼任组织部长,黄昌炜兼任组织部副部长,罗文淹兼任青年部长,冯平兼任军事部长,何德裕兼任工人部长,周逸兼任农民部长,陈三华兼任妇女部长,柯嘉予、李爱春、陈德华为地委委员。
“中共琼崖一大的召开,使琼崖革命从此有了领导核心,是琼崖革命的里程碑。同时,中共琼崖一大选举王文明任地委书记,从琼崖一大之后的革命实践看,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王文明不愧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领袖和主要创建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这样评价中共琼崖一大的历史地位。
“中共琼崖一大会议由王文明主持,杨善集传达了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广东区委的指示。”邢诒孔认为,中共琼崖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选举王文明任地委书记,“当时,中共广东区委派杨善集为特派员,到海南加强对琼崖地方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革命实践证明,无论是从琼崖大革命的高潮到大革命失败后地委机关及时撤出海口转移到乐会第四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还是从抵制琼崖特委机关迁到海口的‘左’倾错误到上母瑞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并接受冯白驹倡议,抱病主持召开内洞山会议,重建特委领导核心,王文明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参加中共琼崖一大的代表们,还有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都是琼崖革命的功臣!”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