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名字有争议
董潇君的公益片《一米阳光》,与一部电视剧同名,因而起初他身边不乏反对之声。“他们觉得和人家的电视剧同名,没有创意,可是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它能让人感到温暖。”最后,在董潇君的坚持下,还是用了《一米阳光》这个名字。
在拍摄过程中,董潇君和他的团队也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本来打算睡小学校教室课桌的他们,在校长的执意邀请下,住到了校长家的院子里,而校长和老伴则住到了外面。“当校长把家里的钥匙交到我手里的时候,那份感动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我们除了拍好片子,无以回报校长这片心意。”
董潇君选的拍摄地点是聊城大学学生实习支教的安太集小学,“坐车去那里,路上颠得屁股都不着地。”
董潇君说,《一米阳光》已成了他履历中最亮的一部分。“我接下来的目标,也是我的一个愿望,就是拍一个纪录片,反映关于农民工买票难的。”这个想法的产生,源自他在北京亲眼见过一位40多岁的农民工因买不到车票而痛哭失声。(记者李文鹏)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