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华侨与辛亥革命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伍立杨 时间:2011-08-20 14:45:45 星期六

  黄花岗起义同盟会损失巨大,大批青年精英毙命,赵声一病不起,黄兴情绪沮丧。孙中山再赴旧金山,并建议全体同盟会会员加入致公堂,“以成大群,合大力,而图光复之大业”,此一举措,对于毁伤严重的同盟会不啻一剂强心针,对辛亥革命的组织与发动起到积极作用。

  美洲致公堂为革命而筹款贡献最大,尤以武昌首义前两年国内起义经费几乎均由其所筹集。

  起先,同盟会美洲支部和致公堂总部均在旧金山,后来同盟会全体加入致公堂,两者合为一体,也有筹集资金的考虑在内。1911年夏季,美洲洪门筹饷局(又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对外称作国民救济局)成立于旧金山,专事筹备军饷,颁布《洪门筹饷局缘起章程》和《革命军筹饷约章》文件申述革命宗旨,厘定组织机构、捐款措施以及奖励细则等,在适当范围传播。

  虽说同盟会集体加入致公堂,但实际情形则是平衡的关系,或谓一体两面。1910年以后,中山先生感到美洲筹集款项的零散和一定的困难,遂打算在旧金山建立“一完善机关”,则以同盟会牵头。后来,在美国一些城市成立同盟会分会的基础上,以旧金山同盟会为美洲同盟会总会,直接管辖美洲各地分会,各埠华侨陆续加盟者为数甚巨。

  在此之前,美国华侨的捐款尚不及加拿大华侨的经济支持。洪门筹饷局的成立,短短5个月,即募集到15万美金的巨资,其后不到1年时间,仅美国筹饷局就筹得美金40余万元,成为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

  美洲华侨捐助的大量经费在辛亥革命运动中具有特殊意义,它是辛亥革命得以畅行的重要物质条件。

  孙中山在海外筹饷,国内第一线的电报往往陆续飞至,譬如,1911年8月黄兴致电美洲少年学社、孙中山和致公堂,称:“弟此行以粤事非先破坏,急难下手……今遵谕先组织四队,按次进行,惟设机关及养恤费甚巨。兹李准虽伤,须再接再厉。恳助万五千元。”(《黄兴年谱长编》197页,中华书局)

  当然,除了中山先生以外,他的各位得力助手,也在海外各地华侨中筹款,成绩斐然。如1911年3月19日,黄兴、赵声、胡汉民联名复函冯自由,感谢他筹到巨款“自前次收到域多利致公堂款三万之后……昨午得来电,知温哥华又汇到一万元,以加拿大一隅,而筹得如许巨款,感佩何似!”(《黄兴年谱长编》179页,中华书局)。接着又写信给他嘱咐说“兄可力任筹饷事,为源源之接济……”

  同盟会高层在美国华侨中畅行无阻的活动得益于美国制度的优越,先是孙中山到美曾受到移民局的阻碍,但司法部门的干预否定了行政当局的意见,得以在美公开活动,自由发表演说,且得到新闻界的大力支持,而且美国人也来加入致公堂,为了更为正当行事,洪门筹饷局对外称国民救济局;美洲同盟会对外称少年学社。

(编辑:陈樱妮)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